“耳朵”正在抢“眼睛”的风头
在快节奏和时间碎片化的当下,内容丰富的在线音频正在崛起

    在“眼球经济”当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以在线音频为代表的“耳朵经济”正在崛起并成为移动互联网里的新势力。在线音频主要包括有声读物、网络电台、语音直播、互动娱乐等形式,内容涵盖有声书、人文历史、脱口秀、亲子、相声评书、新闻资讯等诸多类型。在线音频是实用的,成为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工具;同时在线音频是懂人心、通人情的,既可以是私有的情感载体,也可以是互动的新型社交场所。听,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A

    各方发力有声书市场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已经有将近30%的读者有了听书习惯。有声书已成为很多人的耳机伴侣,有的人习惯在睡觉前听书,有的人习惯在睡觉前“修仙”。2019年4月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而1月6日喜马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喜马拉雅有声书收听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高频有声书用户平均一年听书数量超过20本。报告同时显示,“经典”成为有声书2019年的年度关键词。这一年,喜马拉雅上新了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有声书,如《平凡的世界》《活着》《万历十五年》《围城》《百年孤独》等名著,得到用户如潮好评。从网络小说到经典名著,一本本图书化作声波传入亿万读者耳朵。

    近几年,中国有声书市场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蜻蜓FM等音频平台凭借着优质内容和便利的服务,已牢牢占据了国内有声书市场头部位置。满足公众对优质、多样音频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编辑策划和内容创作能力,将是各平台未来的发力点。

    目前在各大平台上播放量靠前的有声书,以娱乐性和故事性强的作品为主。在喜马拉雅上,小说《庆余年》的收听量超过9870万次。据统计,网络文学有声书和出版物有声书的占比大致为7∶3。掌阅有声书业务负责人分析,网文有声小说对于读者的专注力要求较低,这是其更受喜爱的原因之一。虽然网文有声书比出版物有声书多,但出版物有声书已经在内容质量和收益水平上呈现越来越好的态势,出版物有声书会是接下来有声书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B

    有声书和纸质书并非零和博弈

    “这些年纸质书销量保持平稳,出版业需要开辟新的增长点,有声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天舒说:“现在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多种形态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出版单位如果不去开拓新的渠道和形态,路会越走越窄。”去年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两部作家叶广芩的儿童体裁的小说,销量和口碑都很好,于是又约请北京人艺的导演和演员,进专业录音棚录制了这两部小说的有声版。

    接力出版社目前已在纸质书基础上开发了500余种有声书,覆盖少年儿童、大学生、白领等读者群体。去年上线的《小天鹅睡前故事》《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有声书产品,受到读者好评。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马婕说,目前有声书的盈利能力虽然还不及纸质书,但是已远远超过2017年之前的营收,甚至与电子书的盈利能力比肩。

    《平凡的世界》有声书,在喜马拉雅上的播放量已超过3300万次,上千读者给出了满分评价。“纸质版《平凡的世界》累计售出了1000多万套,像这样‘自带流量’的头部图书,其有声版上线后也迅速成了头部产品。”出品方负责人黎遥说。

    中国出版集团整合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丰富出版资源,在喜马拉雅已上线300多种有声书产品,收获了40多万粉丝。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搭建“人文读书声”有声小站,实现听书、看书、看视频等多种阅读方式的融合,已积累约5万用户。

    有声书会冲击纸质书吗?从目前看,有声书推出后反而促进了纸质书的销量。

    马婕说,有声书和纸质书拥有不同的传播介质,它们对应的是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有声书更多地呈现出一种伴随属性,比如它常出现在人们的通勤路上、睡觉之前。有声书和纸质书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她举例说,去年4月,《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纸质书、有声书、电子书在各渠道同步上市,纸质书首印30万册迅速售罄,至今已加印4次,有声书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纸质声电三种不同形态的内容产品联动发力,能更大化呈现出IP价值。

    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丛书是文史类普及性读物,深受读者欢迎。从2018年开始,北京出版社开发了《大家小书》有声版,分为25期放在喜马拉雅上供读者免费收听,共收获31万次的播放量。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安东说:“虽然没有统计过有多少读者是听了有声书后去买的纸质书,但纸质书销量增加的事实,至少说明二者之间有相关性。”黎遥认为,截至目前,有声书、电子书对纸质书的影响都是正面的。

    并不是所有图书都适合做成有声书,能有效转化成有声书的资源其实是有限的。不久前,北京一家出版社在清点版权资源时发现,在七八千种图书中真正适合做成有声书的不过200余种。

    黎遥认为,故事性强的内容更适合做成有声书。“有些内容靠声音这种介质难以承载,比如一本写满化学公式的专业书,声音很难解释清楚。”他说,有声书不是找个人把书稿念一遍,而是二次创作,对内容的把关非常考验编辑的鉴别力。

    电子书、有声书的加入也促使出版机构改变工作流程。马婕说,现在电子书、有声书、交互电子书的策划前置到纸质书策划的过程中,编辑不得不在图书策划的时候,兼顾其他阅读形态甚至新媒体形式。

    C

    听,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喜马拉雅平台数据显示,在有声书用户中,Z世代(指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人群)占比位列第一,同比去年增长15%;25到30岁的用户人群紧随其后,排名第二;“80后”和“70后”的用户人群占比排名第三。在听书类型方面,Z世代男性群体更偏爱爆笑和玄幻类型有声书,女性则喜欢言情和影视剧原著类有声书。对于年轻用户而言,在音频App上听小说,更像是介于娱乐消遣和严肃阅读之间的“过渡选择”。

    与此同时,在快节奏的高压下,多线程工作方式——手上做着,耳里听着,让知识被转化为用耳朵接收的“快速消费品”。

    蜻蜓FM为“医苑新星健康倾听日”推出直播,来自上海医疗卫生系统的14名骨干医生担任“音频主播”,就焦虑失眠、脱发困扰、儿童近视、疫苗接种、康复等主题进行医疗科普。

    从2018年5月开始,酷狗直播学院上线了百余门音乐类课程:线上直播公开课、视频课、线下一对一定制课等;教师有知名音乐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热门综艺的声乐顾问,甚至还请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教授“揭秘格莱美音乐之道”。

    一个音频App宣传语如是写:“每天只需10分钟,让你便捷且高效地收获新知识。”耳朵“解放”了眼睛,时间被“充分”利用。

    而那些主打音乐的App,如今被年轻网友玩成了“声音情感社区”,比如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里,去刷每首歌的评论区,去点赞“戳中”自己的文字,已然成了用户共同的“仪式”。

    杨自达是“有声书”的忠实听众,她曾用一个下午听完《白夜行》,黄昏时分,当看到小说中男主角桐原亮司的死亡,听到那句“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蓦然产生共情,流出眼泪。

    杨自达说,有声平台上一些“播主”会解说小说,比如有“播主”的节目是深度分析“《哈利·波特》里你不知道的小秘密”。听“二手解说”,最大收获在于从别人那儿得到了个人观点的“验证”。“我发现语言和交流这种形式,好像比单纯的写作更能带给人灵感,我在‘说和听’之中说出来的一些话,会让自己很惊讶:我怎么会说出这么有水平的话?”(本版编辑综合)

当前:A4(2020年0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