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米线”成为“文明线”“健康线”
曹建明

    说起“一米线”,大家都很熟悉,银行、车站、医院、机场等公共场所就倡导和设立了由绳子或者油漆等涂刷的“一米线”标志,一则是为了保证这些地方排队的秩序,另一则是为了避免客户隐私的暴露。

    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间,“一米线”的作用又有了新的内涵。此前,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对市民提出倡议,强调要求保持“一米线”的安全距离,做到以一米距离守护文明健康,养成文明就餐,倡导文明办公,构建文明秩序。也就是说,只要是多人接触的地方,就需要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以避免病毒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换句话就是,让“一米线”成为人们生活空间维度的行动自觉,成为人们敬畏的“文明线”。

    “一米线”是生命安全线。因为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已经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就存在很大的传染风险。正因此,疾控专家要求外出不仅要戴好口罩,还要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病毒传播无孔不入,感染防不胜防,一米线的设置非常有必要,这不仅是一条安全线,更是一条利己利人的“文明线”。

    近期上海一些社区居民在排队时自觉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的视频引发无数点赞。这样的自觉,不仅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还尽显个人的文明素养。尤其在人们互不知情的状况下,保持距离、防止传播感染,应该是最有效的预防。我们不仅需要在疫情防控期间遵守执行“一米线”规则,即使疫情结束,也需要让一米线长期沉淀在每个人的心里,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

当前:B4(2020年04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