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文明之光照亮阻击疫情之路
漯河市郾城区文明办 李伟 张帆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坚持合理动员、就近志愿、精准服务的原则,引导辖区志愿者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全区9个文明实践所、34个社区文明实践站的8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用文明之光照亮了阻击疫情之路。

    ◇ 网格化管理,织密疫情防护网

    郾城区以创建文明城市网格管理为抓手,将辖区划分为716个网格,将所有居民住宅、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学校等纳入管理,加强防控卡点24小时管理。广泛发动网格内党员、志愿者、群众等9132人参与疫情防控,重点关注“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城乡接合部、小区、院落、楼栋等重点难点区域,将网格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单元,处理好疫情防控的痛点、堵点问题,全面排查外地返郾人员8660人,织密了全覆盖、无盲点、零死角的群众生命健康防护网。

    ◇ 统筹兼顾 ,疫情防控和创文工作两不误

    郾城区街道、乡镇积极与已复工沿街门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发放《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促使商户对“门前三包”内容的认知率达到100%,并认真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在疫情期间严格执行防控规定,做到从业人员上岗必须佩戴口罩、店内定时消毒、严格控制入店人数等。

    志愿者与通信企业负责人联系,现场办公,排查废弃、老旧线路,对空中管线进行捆扎,加装反射管,彻底清除空中“蜘蛛网”。对镇区环境进行治理,拆除废旧广告牌匾、杂物,修剪树木,提升镇容镇貌,为2020年创建文明城市大考打好基础。

    ◇ 坚持“两手抓”,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成立企业复产志愿服务队,为企业提供防疫指导与服务;帮助企业提交复工申请,制订企业疫情防控方案、复工安全生产方案,帮助采购必要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组织人员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后的日常管理,建立复工工作人员台账,设立外来务工人员隔离室。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负责人带班制度,采取厂区无死角消毒、人员体温检测、错时上班和分时就餐等防控措施。

    ◇ 多点开花 ,凝聚共克时艰的力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多点开花,凝聚起郾城区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联合区文联组织发动艺术家们用艺术作品传播正能量、讴歌真英雄。

    郾城区147名退役军人在请战书上签字,相继成立了14支退伍老兵防控突击队,充实到“三无”小区进出口及疫情防控监测点,进行防疫宣传、询问登记、体温测量、消毒消杀、防控劝导等,对外地返郾人员进行登记并及时向社区和街道反馈信息。

    巾帼志愿者敢冲敢为,主动担当。动员全区各级巾帼志愿者2000多名,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190支,心理咨询团队20余支,防控突击队14支,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防控员、监督员、护航员、先锋员”,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发出《共青团郾城区委号召全区返乡大学生团员积极参加所在村(社区)疫情防控的倡议书》,组建青年防疫工作志愿者突击队20多支,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突击队9支。青年突击队员800多人,按照防疫指挥部统一安排,奔赴各执勤村(社区)。同时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队伍对各种信息平台熟悉的优势,线上线下齐发力,为恢复生产提供帮助。通过主动与农户对接,采取线上展销,线下送货的模式,依托“郾城青年”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爱心助农,这个冬天,半价草莓陪伴你》等公益助农信息,销售草莓1500公斤。

 

当前:3版(2020年04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