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可是全民读书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热爱学习的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经验之谈都表明:阅读可以改变人生,阅读使人充满希望。读书是人们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它能帮大家提升幸福感。
而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推动全民阅读,政府就要构建与充实阅读载体,如加大图书馆的建设力度、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线下服务的同时延伸线上的数字化图书馆等,以更加便利的方式服务市民阅读。在多元化阅读时代,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以阅读提升市民素质,使更多市民参与阅读,在阅读中传递书香,收获快乐,也是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对于市民来说,有了充实的阅读载体后,如何读好书呢?笔者以为,读书应当转变观念,在读与自身职业相关书籍的同时,多读“闲书”,即多读人文社科等书籍,那些书籍具有思想性、文化性等特点,尤其是名著,更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市民可以多读此类书籍,促进个人素质和文化素养提升。
一座城市因阅读而精彩非凡,一座城市因阅读而令人尊重,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随着城市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等公共阅读场所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市民亲近图书,使阅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选择和终身爱好。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书香;少一些腐臭气味,多一些文明景象。当阅读真正成为每位市民的习惯时,“书香”必将成为城市最特色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