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时光是在里下河畔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的。
初夏时分,小麦扬花,乡村的原野倏地一下子生动起来。于是,我们这些野惯了的农家娃再闲不住了,躺在新垦的泥土里学驴打滚,趴在柔软的草地上看羊抵角,爬到大树上摘吃桑葚,牵着风筝、追着燕子在堤坝上疾跑……疯够了,就三五成群地钻进豌豆地里去偷摘豆荚。
在乡下,这样淘气的行为并不会被过分苛责,反倒是孩子们的一件趣事呢!我们在麦垄间穿行,任麦花沾了一身。豌豆已经结荚了,豆荚饱满得犹如孕妇,遍地都是。我们这些馋小子摘到嫩的便生吃了,脆巴巴、甜滋滋的,而略老的,则需先把豆荚边缘的筋摘掉,再耐心地剥出一个个青青的豌豆仁,然后小心地塞进口袋里。
揣着满兜的豌豆仁回家,我就围着外婆转呀转,早就看出我用意的外婆直发笑。终于,外婆从木箱底掏出了那只捻线砣,在阳光的沐浴下,暗棕色的线砣发出陈年的光泽。砣在外婆的手中飞也似地旋转,一团洁白的棉花眨眼间就被捻成了长长的纱线,就像那古老绵长的歌谣,随风飘得很远很远。外婆颤悠悠地穿好针线,把圆圆的豌豆仁一个个地串起来,一串一串,玲珑剔透,翠玉的念珠串儿似的。
太阳还有两竿子高的时候,在外面疯玩的我就不断地翘望自家的屋顶。看到一缕炊烟从烟囱里袅袅升起,便赶紧回家,把豌豆串儿悄悄地放进外婆的饭锅里。一开饭,我便抢着去盛,因为饭锅里还藏着我的小秘密呢!揭开锅盖,饭香夹着豆香一起袭来,让人垂涎欲滴。于是,也顾不上烫手,先取出豌豆串尝上几颗,然后再小心地挂在脖子上,衬着我剃得光溜溜的脑袋,活像个小沙弥。
月光下,村边的池塘里不时传来几声蛙鸣,此刻,正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纠集三五个小伙伴漫天撒野捉迷藏,不管是张家的柴垛还是李家的草房,只要能藏身的地方总要去钻一钻。耍累了,就到场头的石板桥上去坐一坐,随手从颈项上拽几粒豌豆塞进嘴中,甜丝丝的,黏糯糯的,嚼几下便满口生香。
夜深了,大人们扯开嗓门叫唤开了。我这才恋恋不舍地向伙伴们告别,各自回家,在父母的催促声中伴着淡淡的豆香入眠……
三十多年,弹指之间,早已物是人非。现在想来,却不明白这滋味寡淡的豌豆串究竟有何美味?可我当年的那份心满意足,却一点也不亚于如今正举着冰激凌的小女儿。我忘不了那豌豆的醇香,忘不了一起偷摘豆荚的小伙伴,更忘不了安眠于地下的慈祥的外婆。我爱着故乡,就如爱着亲人一样,我在内心的最深处珍藏她们的影子,就如怀抱着豌豆的豆荚一般充盈、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