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葫芦娃”人小本领大

    本报讯(夏苗)以葫芦为纸,以刻刀为笔,创作出一个个活泼可爱的葫芦雕刻作品。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大砂坪的一群小学生凭着他们的这样一种业余爱好,参加了由兰州市文明办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活态非遗”主题活动,获得优异成绩后,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砂小葫芦娃”。

    12岁的孙雯园现在是大砂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学校组织活动接触到了葫芦雕刻这门民间技艺,本就喜欢没事做做手工的她,第一次拿起雕刻刀在葫芦上雕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时,非常兴奋。“我喜欢雕刻人物、花卉或是书法。”孙雯园说虽然学刻葫芦没多久,但她很喜欢这种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单纯的平面绘画更加生动、奇妙。

    8岁的冯致远今年上二年级,别看他平时活泼好动,但手里一拿起葫芦和刻刀,就能安静地坐在那里刻上小半天。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冯致远了解了葫芦雕刻文化,对刻葫芦产生浓厚兴趣。冯致远说,葫芦雕刻是兰州传统民间艺术,能学到这么有代表性的一门技艺,作为兰州娃感到很骄傲。这次主题活动中,在雕刻作品时,冯致远的手不小心被划了几个口子,但他克服小伤痛,最终完成了主题为“山河无恙”的作品,并获得优秀奖。

    据了解,大砂坪小学现在有十多名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葫芦雕刻,从第一次了解“刻葫芦”究竟是怎样的,到拿起小小的葫芦和刻刀,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项技艺的诀窍,于是孩子们心目中的人物、动物、书法,纷纷“跳”在了葫芦上,让葫芦雕刻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在校园得以延续,焕发活力。

 

当前:5版(2020年05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