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复课学子戴好“心理防护口罩”
许朝军

    长达数月的居家生活和线上教学,让不少学子对校园生活充满渴望,大部分家长也期盼家中“神兽”早日归位。但返校只是有序复课的第一步,如何让学生快速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新学期的生活,值得我们关注。笔者认为,在确保防疫不放松的前提下,更需注重复课学子的心理调适和心理干预,助其戴好“心理防护口罩”。

    为复课学子戴好“心理防护口罩”,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正视疫情所带来的各种心理状况,并及时加以疏导。经历了疫情,返校复课学生的身心状态普遍需要调整,比如长时间居家,很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缺乏秩序与约束,呈现出一种懒散松懈的状态,一下子转换到相对紧张、规律的学习生活中,面对学校的严格管理,难免会有些不适应,容易出现上学迟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肢体倦怠等现象,如果不进行科学的干预调整,就容易引发厌学情绪、师生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学子更需要得到关注,比如疫情重点地区的学子、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亲友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学生等,他们近距离地目睹了疫情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更易产生强烈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埋下心理健康隐患。复课后,这些学子面对复课带来的压力和紧张,很可能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帮助这部分返校学子戴好“心理防护口罩”就显得尤为迫切。

    给返校复学的学子戴上“心理防护口罩”,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各级各类学校应结合实际,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在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疫情防控教育等内容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子科学认识疫情、树立战疫信心,坚强乐观地应对疫情考验与成长挑战。其次,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应性引导,由规范日常行为入手,逐步严格课堂纪律和学校管理要求,并采取“励志演讲”、主题班队会、报告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战疫精神、树立奉献意识、锻造自律品格、立志成长成才。其三,学校需做到有的放矢,用好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班主任信箱、校长信箱等渠道,及时开设心理教育专题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支持引导,对重点学生给予重点关爱,鼓励、帮助心理困境学生走出阴霾,以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态应对新学期、走好成长路。

当前:8版(2020年05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