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东院村是一个有着175户人家、440余人口的村庄,20多年来,东院村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被当地群众称为“三无村”。
一片公心聚民心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东院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一心为民的村两委班子。1997年至今,在东院村两委的换届选举中,村支书杜金锁和村主任李小红连续8届全票当选。村民们都说,选举在一些村是头等难事,在东院村可是大喜事。
除了修路、打井、装路灯、改厕这些投资十几万元、上百万元的“大事儿”,村干部还把每家每户的“小事儿”也都时刻放在心上。有村民家里的水电出了问题,村干部马上找人来修;有村民生病住院,村干部第一时间去看望;谁家遇上红白事,村干部当“总管”从头忙到尾……干一件贴心事儿并不难,难得的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在东院村,遇到大事小情,村两委都会召集党员、村民代表一起商议,并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村里所有的开支事项都由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签字,每年分两次公开账目,张贴在村务公开栏中。
“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你干得怎么样,大家心里一清二楚。只要贴近老百姓的心,为大家实实在在地办事,就能把人心聚到一起,很多事情也就好办了。”村支书杜金锁说。
编织“大网”保平安
东院村地处城郊,周边的村情、社情比较复杂,但村里20多年未发生一起治安及刑事案件,这要归功于东院村将“天网”和“人网”紧密结合的“安全大网”。
东院村内的8条街巷安装有固定摄像头20多个,对村内道路实施24小时监控。同时,为方便村民安全出行,结合全省新农村亮化工程,村里安装了55个太阳能路灯,基本形成了全村“封闭成环、汇聚成网”的“天网”。“天网”之下,是村里的警务室、治保会、调解会、治安巡逻队所组成的“人网”,这些治安力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科技防控手段加上联防联治的措施,一张“安全大网”牢牢地守住了东院村的平安。
化解矛盾不出村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东院村对全体村干部的要求却是“清官能断家务事”。同在一个村里生活,村民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不给上级造困难,不给公安添麻烦、有事不出村”,是东院村两委班子的基本工作准则。
多年以来,东院村两委坚持弘扬“孝老爱亲”“远亲不如近邻”等传统美德,努力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并组建了村级警务室和村级矛盾调解室,耐心细致排查纠纷,依法依理调处矛盾,还动员村里有威望、品行好、热心公益的人员加入调解组织,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目前,东院村的矛盾调解处置经验在促使全村稳定的同时,已在全镇、全区进行推广。
传承美德素质高
东院村的人普遍明事理、素质高,这得益于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走进东院村的村委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几张全家福。除了今年过年因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近些年来,全村人每年都要一起过年,在一桌席上吃年饭,还会自排自演闹社火,大伙既是做饭的,也是吃饭的;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其乐融融。
从干部到村民,东院村的每一个人都十分注重孝道。每到吃年饭时,村里都会把老人安排在最上座,还会给他们发一个大红包。重阳节时,村里还会给老人发钱发物,组织外出旅游参观,向村里的年轻人传递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东院村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圆梦剧场”。每周一的下午,村里热爱山西梆子的文艺骨干就会聚在一起“唱唱票”,并吸引了不少外村的爱好者慕名前来。精神世界丰富了,村民的素质自然水涨船高。
辽宁人高树泉是一位工艺美术大师,于2003年来到东院村定居,他这样评价东院村:“东院村虽然地处城郊,但民风淳朴,特别注重坚守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守望相助、孝老爱亲、团结和睦等良好村风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