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个仅有小学文凭的人,却获得过国际厨师证书,主编过10多种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文艺期刊,编辑出版过上百部文艺类书籍,出任了5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兼任了全国诸多艺术机构的在川顾问、工作站站长,并已周游了80多个国家……
我所说的这位奇人,就是清流大书房的房主阿年先生。
许多年前,阿年便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著名艺术家。
既然早已功成名就,就该安享天伦之乐,为何年愈古稀还非要“折腾”呢?他这不是没事找事、自找苦吃吗?面对疑问,阿年莞尔一笑,他坦言:“我这前半生,可堪回首、令人欣慰的,一是少年历经苦难,发愤读懂开悟了人世间这部天然巨著;二是刻苦自学,博览群书,才有了青年时代的成长,中年时期的收获。不自我‘折腾’,行吗?”
阿年认定: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因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应双管齐下,并驾齐驱。所以,他才有了周游了80多个国家的记录,方达到“阅人无数”的境界。
2017年春,阿年应邀前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出席“艾芜文学创作研讨会”,他在去了后发现,艾芜故居清流镇竟是一片梦幻田园,宛若人间仙境。阿年心想:地处川西林盘的清流镇,是“流浪文豪”艾芜的故乡,如何更好地传承文脉,让优秀的思想薪火相传,是一个极具意义的课题。自己如今年愈古稀,也该老有所用,老有所乐啊,何不就在此建造一座大书房,使附近的父老乡亲和游客可以来此免费读书学习,岂不是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说干说干!阿年翻出全部积蓄,并八方筹集款项,共筹资近300万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租地建房。2019年6月,在首批租赁的14亩土地上,清流大书房精彩亮相,其文化沙龙群落,包括6间书房以及创研室、餐饮研习所、清流别院、香樟小院、菩提小院等。目前,清流大书房正在扩大建设规模,拟建成四川省最大的乡村文化大茶园。这一年来,阿年带领着由10多名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所组建的团队,立足梦幻田园,开心快活地忙碌着,他们既干农活和接待服务工作,又做乡村白领,将清流大书房的公众号打造得图文并茂,视频声频也在公众号里齐齐上阵,以富有新意的音画结合方式,更好地服务乡亲、游客和各地粉丝。这种在清流大书房的带动下派生的集读书、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新型体验方式,让慕名而来的广大游客既欣赏了现代田园的大美风光,又感受了文化艺术的浸润熏陶,同时,也为振兴乡村经济、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了智慧和力量。2019年,阿年被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人民政府评选为“最美新乡贤”。
日前,笔者有幸参加了CPL摄影联盟在此举办的“清白留香的记忆”采风活动,在门前就是蜿蜒流淌的清白江、花树环绕的清流别院,头枕清流,鼻嗅鲜花,伴着蛙声与鸡鸣,度过了两个静美的夜晚。
清晨6点,笔者起床出门晨练,只见阿年已在花圃间浇水施肥。与之交谈,他的诙谐、幽默与调侃,让人忍俊不禁,他的豁达心态更是令人钦佩。他说:中老年人就该多与年轻人交朋友,这有利于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让心态永远年轻。他又说:“我曾在51岁时将过去作废,推倒重来,重新创业;73岁时又第二次创业,建造了此处的大书房。我的人生信条是:生命在于‘折腾’。人这一辈子,就不要忘记‘折腾’两个字。不懈‘折腾’,才是我艺术人生的最高境界。
阿年认为,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如今,身处知识爆炸的新时代,各类知识与信息日新月异,对世人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古人师旷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阳;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当下,正是倡导“全民阅读”的新时代,我们更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以书为友、以书为乐,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坚持终身学习,通过有效的阅读方式,为自己、家人乃至社会营造一方精神高地,用书香润泽生命,用文字安顿灵魂。
从阿年的话中可以听出,现在的清流大书房已成为他的心肝宝贝,既是服务艾芜故乡群众的好去所,也是他攀上“人生第三层楼”的好归宿。如今的阿年,有着75岁的年龄、45岁的精力、25岁的心态,诚如他自己所言:“人生本来就太短暂,愉快而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比啥都强!”
阿年的大书房情缘和人生境界,霎时间让人联想到了古代先贤的书斋情怀与人生追求:
“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北宋 张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南宋 陆游)
“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明代 徐渭)
今天,有志者勤奋读书而修身利民的境界,在阿年的身上得以诗意体现。艺术名流归隐田园林盘再度创业,阿年之奇人、奇事,注定成为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而存于记载,传诸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