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泰
利民惠民看得见 城市绽放幸福表情
叶欣童

 

    晨练的人们沿着休闲步道慢跑,空气中散发着草木的清香;四通八达的道路宽敞整洁、秩序井然,行人静待绿灯亮起,来往车辆自觉礼让……行走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街头,处处洋溢着文明的气息。近年来,永泰县立足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在文明县城创建过程中内外兼修、久久为功,着力将文明融入城市前进的步伐里,融入市民的日常行为中,助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整治顽疾短板

    城市颜值更高了

    “我在这里住了20年,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永泰县樟城镇西门新村居民蒋云丽说,过去永泰的大街小巷有不少毛病——路面坑坑洼洼、违停车辆屡见不鲜、小广告无孔不入,“现在不仅道路颜值提升了,连我们小区内的绿化和停车位也进行了整治,走在路上经常能看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参与环境整治,看着工作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也特别高兴。”

    蒋云丽的话道出了不少永泰人的心声。今年,永泰县对老旧小区进行市政及景观改造,配置完善文体设施,让老旧小区“好看”也“好住”。据永泰县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全县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城区环境专项整治,进一步改善小区环境卫生,规范车辆停放,对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行为进行有效治理,增划停车泊位2400多个,实行一条道路城管、交警、志愿者“1+3”包保管理,切实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文明创建、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疾短板。

    此外,永泰县还重点实施“一镇三街十寨”保护提升工程,努力实现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城乡面貌品质“两个新提升”。

    为打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永泰整治提升57个村,打造精品示范村5个,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和改造提升20座农村公厕、15座旅游公厕。

    文明成为习惯

    城市气质更优了

    市民有素质,城市有气质。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永泰发动全县676名志愿者,开展“访千楼万家 创文明县城”社区志愿服务,志愿者作为民情信息员、文明创建员、政策宣传员,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文明县城创建,助力社区精细化治理。

    在永泰,闯红灯、乱穿马路,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成为“网红”。9月3日,永泰县启动在105个路段、路口安装的“抓拍神器”,曝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交通陋习,引导文明出行,成为文明创建“大招”之一。不少市民发现,在外停车时被贴上“粉色便签”,仔细一看并不是罚款单而是提示单:请您在规定车位标线内有序停放车辆……志愿者穿行在城市街巷,一旦发现违停车辆便拍下照片、贴上便签提醒车主,同时也为交警执法提供线索,发挥交通执法“微”力量。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文明新风吹进永泰的家家户户。11月6日上午,2020年第一届福州市“全民光盘节”暨文明餐桌践行周永泰专场活动在该县美食街启动,全县各类餐饮企业、学校食堂、机关食堂广泛参与,掀起一股“追(求)光(盘)”热潮。一家自助餐厅负责人说,由于自助餐是定额消费,在过去,餐馆需要安排工作人员“监督”顾客取食,但现在,大部分客人都形成了勤拿少取的就餐习惯。

    小城流淌大爱

    城市更亲更暖了

    “大爷,我扶您过马路,您慢点。”在上马路路口,一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热心地搀扶老人过马路,这样暖心的画面在福州永泰并不少见。

    在永泰的交通路口、车站、公园里,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红。目前,永泰县志愿者在“志愿福建”平台注册人数达2.8万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992支,建设78个志愿服务站点。现已认定一至三星级志愿者362名,四星级志愿者8名,五星级志愿者1名。

    小城大爱,让城市更有温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退役军人陈炜自告奋勇,义务担任镇中心卫生院救护车驾驶员;郑瑞文在乡村电影放映员的道路上奔波45年,每年放映240场电影,用光影点亮乡村文化生活;点灯助困公益服务中心6年来帮助贫困事实孤儿66人;赤锡乡赤玉学堂开展国学文化公益活动600余场,用传统文化滋养乡村生活……在永泰城乡,一个个凡人善举传递温暖感动。

    永泰深入挖掘好人典型,一个个“身边好人”登上道德建设的大舞台。截至今年11月,全县已产生“中国好人”5人,“福建好人”13人,“福州好人”10人,“福州市道德模范”7人,“永泰道德模范”22人。

    文明,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幸福接力。永泰迈向文明的脚步更加坚定,一点一滴的改变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文明浸润的城市,正绽放出幸福的表情。

 

当前:B2(2020年1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