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州“十三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十三五”以来,青海省海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文明海北”建设,文明之花在海北大地盛开。
突出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深入。以培养时代新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着眼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传播,深入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着力整治农牧区存在的高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不良习俗,因势利导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补齐“精神短板”,形成了比勤劳、比致富、比团结、比和谐、比文明的良好风气。
坚持创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祁连县扎麻什乡、门源县仙米乡大庄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州委组织部、祁连县委办公室、刚察县人民法院、海晏县税务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祁连县峨堡镇黄草沟村元旦才项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强化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多点开花。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工作要求,调动各方力量,有效整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道德讲堂等各类阵地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9个,2019年海晏县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力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宣讲、选树身边先进典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基层群众等实践活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引领思想认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乡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阵地。
注重面向未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扎实开展。通过氛围营造,召开主题班会、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着力抓好“经典诵读”“古诗词欣赏”、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等主题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开展“净网”“净吧”“净频”等行动,着力净化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广泛开展校园志愿活动,引导青少年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播撒爱心,传递正能量。
坚持利民惠民,各族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有效增强。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创作生产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艺作品,各族群众文化获得感有效增强。话剧《草原之子》、电影《八万里》、电视纪录片《代号221-原子城往事》三部作品获得青海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编辑出版《大湖北岸》《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丛书》《海北道德模范风采录》《庚子战“疫”》等图书。成功举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王洛宾音乐艺术节、中国祁连国际飞行节、青海湖赛马交流大会等重大群众性文旅活动。持续开展农牧区公益电影放映、文化广场、“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乡村赛马等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