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汆丸子汤
陈亮

 

    在我老家陕西商洛一带的农村,人们逢个红白喜事办招待时一般很少上酒店,多是请来乡厨自己侍弄。主要原因倒不是怕花钱,而是乡里乡亲的,自家请厨子一来图个闹热,二来自家做的宴席质量上佳不说,菜量也非常丰盛——乡里人求实惠,每一道菜肴端出来都是满满的。主家过事,能来捧场的都是众亲邻友,当然是盛情款待,从来不会偷工减料。

    上菜时使用的器皿不仅有碟子,还有一种粗瓷大老碗——一般碟子与老碗的道数几乎相当。大老碗装的多是蒸、炖、烧、烩的菜肴,因为乡里人平常下力多油水少,菜量少了根本吃不巴适。在过去缺吃少穿的年月,老年人常常戏谑说:“吃顿好的管三天。”

    在大老碗所上的佳肴里,最受亲邻们瞩目的那道便是清汤丸子了。其实,清汤丸子原本并不算“菜”,而只是一道颇讲究的“汤”,名曰生汆丸子汤。那是将新鲜的猪后腿肉剁碎后,加入适量的食盐、味精、生抽、食用油、胡椒粉、葱姜末、水淀粉、鸡蛋清等码好味,然后用手朝一个方向反复搅拌上劲——切忌正反方向混搅,那样做出来的丸子不会光滑紧实,容易煮烂。搅拌上劲的中途可根据肉馅松软程度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后,用手挤成肉丸,下入烧得似开非开的清水锅内。出锅前,撇去浮沫,在汤里调入盐、味精,再下入粉丝、紫菜、虾皮、青菜等,最后滴入香油,一道汤鲜味美的生汆丸子汤了就成了。

    近来,我们当地的厨师又对它进行了改制,让它不是“汤”而是“菜”了。在肉丸煮熟之后,厨师将它连汤一道舀起来。另起锅注入食用油,烧至七八成热时,下入葱姜蒜片爆香,倒入煮肉丸的鲜汤。汤开后放入切好且已焯水的白萝卜、红萝卜、豆腐、四季豆等,再调入盐、胡椒粉煮制片刻,再随后依次下入易熟的粉条、黄豆芽、大白菜、西红柿、上海青等,出锅前调入味精、虾皮、香油、蒜苗节、青葱段搅匀。

    煮好的菜肴舀入大老碗后,再在每碗上面加八颗丸子,即可上桌。此菜汤清味鲜、老少皆宜,而且解酒提神,深受乡亲们青睐。一般坐席的人,先是每人吃过一颗硕大的肉丸之后,再去慢慢品味别的菜肴。大家往往边吃边对此菜点评,这个菜做得好不好,很重要。

 

当前:A4(2021年0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