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为家长的焦虑“买单”
唐加加

 

    当前有这样一种现象,被称为“鸡娃”——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考上更好的学校、取得含金量更高的证书,盲目地给孩子“打鸡血”,且惯于互相攀比,但从现实来看,这种堪称“军备竞赛”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小孩受苦,大人受罪”,这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过度看重得高分、拿证书的“鸡娃”做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家长都有的教育焦虑。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共识下,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在一部分人的认知中发生了变形,一些父母希望撬动更多的可用资源,让孩子通过学业成就实现人生逆袭和阶层跃升,但有所付出,必定有所期待,这也正是一些家长不惜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中不断加码而焦虑也随之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但现实中,最终为家长教育焦虑“买单”的却往往是孩子。

    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实施教育不应忽视孩子的感受,盲目“鸡娃”只会剥夺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快乐。在学业竞争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个别家长采取持续加压的手段,但报不完的补习班、上不完的才艺课,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过重的身心负担。据有关统计显示,近几年,由于校内外课业负担较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睡眠时间不达标的问题,而近视、脊柱侧弯等现象也比较常见,因厌学、压抑等引发的心理问题也不鲜见。试问,没有健康的身心怎会拥有幸福的人生?没有科学的教育观念怎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别让孩子为家长的教育焦虑“买单”。科学的教育观一定讲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方面,社会各界应该形成共识,大力倡导科学的教育观,利用“家长学校”、家校联系群、教育讲座等渠道传播、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家长也需要注重示范,切不可在玩手机、看电影的同时,却要求孩子们争分夺秒地学习。此外,对于孩子而言,在书本中汲取养分、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在实践中探索世界,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经历,家长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释放天性,按照自己的兴趣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说不定也能收获一番新天地。

当前:8版(2021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