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不是伪命题
王秀玲

 

    近两年“鸡娃”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点话题。“鸡娃”是“激娃”的谐音,指家长给孩子打鸡血,安排各种学习和活动,激励孩子为了未来努力拼搏。这本无可厚非,一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二则也是不少家长针对升学压力和教育竞争所开出的用以对抗焦虑的一剂处方。

    笔者认为,“鸡娃”不是伪命题。不同于田园牧歌式的“放养”教育、“佛系”育儿,在知识回报较高的当今社会,知识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未来走向。如果“鸡娃”有其必要性,那么,什么才是“鸡娃”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社会新闻、热门影视剧和家长群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争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孩子出生开始,不断前置的学前教育、抢学区房、陪读陪学、辅导培训,既拼孩子,也拼家长。《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超80%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在较大的学业压力下,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利益驱动下,一些辅导机构肆意贩卖教育焦虑、一味鼓吹“鸡娃”,而忘记了教育的初心。

    首先,家长要明确,“鸡娃”不是目的,而是引导孩子的一种方式——在人生的关键阶段,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这种引导应该像一束光,照亮孩子的道路,避免其迷失方向。但引导不是干预,要适度、理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父母人生的“副本”。如果家长对孩子缺乏尊重和理解,一味依照自己的期待盲目“鸡娃”,结果很可能不尽如人意。

    其次,“鸡娃”宜激潜能、激自信,注重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每个孩子的特质和兴趣各异,有的学习上突出,有的艺术上擅长,有的喜运动,有的爱手工,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的失利,就认定其人生的失败,毕竟,人生的道路不是独木桥。一些在世俗成功学的驱动下,不顾孩子的兴趣和个性,盲目“鸡娃”的家长,一味看排名、比分数,这样的做法只会桎梏孩子的天性,阻碍其成长为一个完整个体所必经的体验。教无常法,唯有因材施教,接纳孩子的不同,接受孩子的普通,也接受他们自洽的完整,让小草成为小草,让大树成为大树,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再次,“鸡娃”终究不如让娃“自激”。家长“鸡娃”,说来说去孩子都是被动的,只有让孩子真正明白今天的努力对于未来的意义,让孩子认同“专注的自己”最美丽,才能把家长的“鸡娃”转变为孩子的自我激励,释放出成长成才的内驱动力。

    诚然,任何教育方式都各有利弊。身经百战的家长们须有不随波逐流的勇气和智慧,理性“鸡娃”,才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当前:8版(2021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