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市锦绣街道:“三个探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水平
杨婷婷

 

    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以实现文明实践智慧服务“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零距离服务搬迁群众为目标,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市锦绣街道始终坚持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主题,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入转变为关键,突出党建引领、增强实践队伍、建好实践阵地、健全实践机制、打造实践品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注入了新活力。

    探索大数据+文明实践智慧服务,开发志愿服务平台,开启线上志愿服务模式。锦绣街道整合党员干部、社区两委、学校教师、专业技术技能人员等,组建了政策宣传、文艺体育、技术技能、法律援助等11支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共计260余人。群众可通过关注“锦绣花都”微信公众号或者扫描“智慧门牌”二维码进入“锦绣文明志愿服务”平台进行针对性预约点单,享受在家智能“点餐”、街道中心“配菜”、志愿者上门“送餐”的智慧化便民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探索项目式实践,多样化服务群众,开启问需式、订单式线下志愿服务模式。锦绣街道围绕党政所需的“从上到下”和群众所盼的“从下到上”,以服务对象明确、服务内容精准、实施方法科学、服务效果显著为标准,开发了“爱心理发”“希望小课堂”“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20余场次,服务群众1.3万余人次。针对特殊人群,锦绣街道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走进群众家中,根据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既让群众享受到问需式、订单式的线下志愿服务,也将党的关心关爱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探索文明行为激励机制,开启“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模式。为激发搬迁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锦绣街道针对搬迁群众转变融入缓慢、陈规陋习难改、后续管理不顺等问题,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搬迁群众向“新市民”的华丽转身。一是探索推行文明储蓄积分机制。锦绣街道设立了“文明储蓄银行”,推行了“文明储蓄银行”积分制,将“居民公约”量化成群众储蓄文明的具体事项。群众通过履行公约、践行文明行为进行积分,将积分存入“银行”后便可兑换商品,通过积分效应增强文明创建的主体意识,激发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目前,已有2000余户群众参与积分,累计积分6万余分。二是常态化开展感恩教育。锦绣街道坚持以培育感恩文化为牵引,大力宣传宣讲脱贫攻坚政策,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化宣讲活动和以“说变化·颂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建设乡愁馆、感恩故事屋,积极发挥平台载体作用,教育引导群众忆苦思甜,增强搬迁群众对新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当前:B2(2021年05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