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第二小学  李忠平

 

    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对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小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制约,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往往离不开直观的图画来支撑。对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讲,有时很难理解题中的意思,也需要借助图画来帮助理解与分析。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因此可以看出,对于“数学画”的研究将有利于小学生在语言材料基础上,运用感知觉和表象,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等通过形象的图示、表格等展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

    “数学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应用的可行性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为了使调查更具有全面性,笔者对全校的数学课堂进行了抽样性地听课,其中通过对1至3年级低年级组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数学课堂对于需要掌握的概念、思路等,大多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与理解,数学思维并没有全面的养成,对于“数学画”的认知与运用并不清晰。虽然小学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在小学期间形成的数学思维以及学习数学的技巧对今后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面对高难度与高强度的数学问题,“建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建模思维形成的关键就在于“数学画”的思维与技巧是否可以完全掌握。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画”的认知,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练习,以达到学生的创新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学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应用的研究

    “数学画”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学生通过简单的图形来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进行梳理,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对于学生来讲,“数学画”是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辅助工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数学画”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也可以通过分析的过程对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对于老师而言,“数学画”的辅助可以使知识点的讲解更加的清晰,减小课堂压力。

    对于学生“数学画”的思维与技巧的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画”概念的练习,其中包括画数字、画图、画规律等,使基础概念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例如在数字的识读与书写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趣味性的画图练习,运用数字来进行画画的创意,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自己的创造,形成数学创意图画,在练习的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课程的难度有增加之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画思路的教学与练习,其中包括画示意图、线段图、等量关系图、表格图等等,但是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时,如在三年级阶段,有一些应用题的解答是已经开始需要线段图进行辅助,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基础性的题目来对线段图的画法进行引入,再通过趣味性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可以切实掌握通过线段图来辅助解题的思维技巧。

    “数学画 ”在课外拓展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与美术结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学习数学中,还可以和美术创意画相结合,开展相应的与“数学画”相关的活动,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让数学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如“创意圆盘数学画”的活动,老师运用简单的纸圆盘作为教学道具,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装饰自己的圆盘,把自己对于数学的理解,通过彩笔或者自己想用的任何材料体现出来,在数与形的相互交织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与综合实践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有很多可以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内容,如认识时间、认识日历、认识数字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到最多的内容,老师不单单可以通过枯燥的讲解来完成教学,还可以通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老师可以在讲解钟表的章节中,带领学生进行钟面的制作;在学习日期时,可以制作相应的日历;在讲解角度的相关知识时,进行量角器的制作等等,这种与实践相结合的“数学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当前:3版(2021年12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