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更需要人性化的创新
◎ 黄齐超

 

    人有三急,“内急”第一。看似小小的公厕,却关乎民生。在公厕的建设和管理上,很多地方不断创新,让“方便”之事更加方便。比如,很多地方的公厕设立“第三卫生间”,方便带孩子外出的市民“方便”;针对女厕蹲位少的问题,增加女厕蹲位后,缓解女性排队上厕所的窘况;个别地方交管部门在公厕附近设置限时停车位,限时停车15分钟,解决了司机如厕时的停车烦恼……

    这些都是值得倡导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紧贴民众需求,让如厕更便捷、更人性化。人们也乐见公厕的建设管理方如此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城市建设需要把“人”放在中心位置,同理,相关商家、单位、部门在公厕的建设、管理与创新上,也应把“人”放在中心位置。

    回到标识的问题上,公共卫生间标识是否规范、清晰、美观,体现了商场、医院、酒店、公园、广场、车站等各方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公共卫生间标识的“负面清单”,列明哪些标识不能出现,为公共卫生间标识设置限定底线之时,也为创意给足空间。

 

当前:B2版(2023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