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里的温柔
◎ 陈伟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每到中秋月圆之夜,我总会拨通父亲的电话,轻声嘱咐他,第二天是母亲的生日,请他代为祭奠。

    曾有人说,在皓月下奔跑,天上的亲人就能看见。母亲刚走那几年,每到月圆之夜,我便会独自狂奔,直到汗水湿透衣衫,希望母亲在月光中看到奔跑的我。

    至今,我仍深陷于没能为母亲送终的愧疚之中。命运如此捉弄人,当时我在北方读大学,母亲去世的第二天,我打了两个电话回去,说考试结束后就回家。父亲看到来电显示是我的号码,便让鼓乐师傅停了下来。

    那时我做得最多的一个梦是:我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猛追,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但无论我怎么用力向前冲,就是接近不了那高耸的漆黑的棺材。没想到,现实竟然验证了梦境,我真的错过了见母亲的最后一面。

    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别人聊天时,我总是忌讳提到家庭,因为我的内心深处有一大片空白。我也害怕填写各种表格,家庭成员那一栏让我难以下笔。

    母亲是一位乡村医生,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她“蒋医生”。出殡那天,十里八村来了很多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赶来送母亲最后一程。他们嘴里唠叨最多的一句话是:“蒋医生是个好人!”我从未听人说过母亲半句不是。

    我清晰地记得,母亲患病期间,那些贫苦善良的乡亲们去医院探望她的情景。他们带来的只是几个鸡蛋、一包糖果或是一个罐头,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一种质朴而真挚的情感。

    母亲的账本上,赊欠医药费的名字密密麻麻,父亲遵照她的遗愿,将账本付之一炬。

    第一次来到母亲的坟前,我泣不成声。我拿起水果刀,为母亲削着苹果。母亲患病的那些日子,只要我在家,每天都会削一个苹果或鸭梨给她吃。

    读研之前,我来到母亲的坟前叩拜,告慰黄泉之下的母亲。

    父亲告诉我,母亲生前总是遗憾地说,没看到孙辈出生。母亲很喜欢孩子,我的堂妹堂弟,她都视若己出。我和弟弟常年在外读书,叔叔婶婶在外省打工,母亲就帮着照顾堂妹堂弟。有时我甚至嫉妒他俩,小时候母亲似乎也没对我这么好过。

    执笔之时,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她依然温柔地笑着,仿佛从未离开过。我知道,母亲的爱,早已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前行的力量。

    月光如水,洒在母亲的坟头,也洒在我的心间,仿佛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我。在每一个月圆之夜,我都能感受到母亲温柔的目光,如同月光,穿透岁月的长河,温暖着我。

    那是永恒的守护,也是我心中不灭的光。

当前:3版(2025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