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帮忙劝奶奶吃饭 让科技照亮生活
◎ 宋波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面对ChatGPT,欧阳惠子不想聊作文,也不想玩占卜。她问了一个困扰自己和家人已久的问题:“奶奶不好好吃饭是怎么回事?”

    欧阳惠子借助ChatGPT的建议,帮助奶奶重拾吃饭热情的故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这看似简单的家庭日常,获得了7000多个点赞,300多条留言,背后所折射的,其实也是当下人们的科技焦虑: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运用科技工具,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人的需求?

    面对银发族“触网”难题,欧阳惠子的故事给出新解:技术不是替代人情的“快捷键”,而是照亮生活的“聚光灯”。科技应用的关键,在于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面对老人吃饭不积极的难题,欧阳惠子没有生硬地灌输健康知识,而是借助AI打开新的思路。

    从强调家人对奶奶的关心,传达“平等共享”的理念,到联系家庭幸福感,增强奶奶的自我价值感,再到夸奶奶平时晒衣服等小事的作用,欧阳惠子每天打出一套“组合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AI的智慧,更是欧阳惠子对奶奶深深的爱。

    AI帮忙劝奶奶吃饭,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温度。正确使用科技工具,需要把握“辅助”与“替代”的界限。在欧阳惠子的实践中,AI扮演的是沟通策略顾问的角色,真正与奶奶促膝谈心、耐心倾听的始终是活生生的人。这种“科技助力,人文主导”的模式,与某些家庭过度依赖智能设备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有的子女给老人购买智能健康手环后便疏于关心,有的家庭用监控摄像头替代日常探望,这些做法虽然运用了技术手段,却忽视了情感交流的核心价值。

    科技适老化的核心,是让技术适应人的需求,而非让人适应技术的逻辑。当前,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好惠及老年群体,需要更多这样的暖心实践。从手机APP推出老年简易模式,到银行保留人工服务窗口;从医院开通现金缴费通道,到社区组织智能设备培训,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都是科技向善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善于利用科技力量,照亮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美好。

 

当前:4版(2025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