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您背我小,我背您老”“为孝顺的儿子点赞”……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一条“您背我长大,我背您到老”的短视频全网火爆。视频中,一名男子背着妈妈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景区旅游。妈妈头戴蓝色帽子,身穿黑色外套,稳稳地坐在儿子后背的花背带里四处张望,儿子一边走一边耐心地给妈妈介绍景区的风景。
视频中的男子名叫柴万斌,今年51岁,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鲹鱼河镇政府的工作人员。5月5日中午,当记者联系上柴万斌时,他正在眉山东站准备乘坐高铁回家。“没想到背着妈妈游玩的时候被其他游客拍下,引发网友关注,这其实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柴万斌说,小时候,妈妈做农活时都背着他,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想带着妈妈到处去看看。
柴万斌的父亲是一名革命伤残军人,母亲曾是一名人民教师,他还有三个姐姐。“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诚实做人,孝顺老人,尊老爱幼,团结邻里。”柴万斌说,父母的谆谆教诲他一直铭记于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1993年参加工作起,柴万斌便将父母接到会东县一起居住,一家人的生活虽不算富裕,但柴米油盐中自有幸福欢乐。“6年前,父亲去世,此后,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4年前摔了一跤后,从此便与轮椅为伴。”柴万斌回忆,母亲摔伤后,好长一段时间都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他和姐姐们轮换着照顾母亲,每天给她做好吃的,为她捏捏肩、捶捶腿、擦擦身子,天气好的时候就推着她出去转转。
在姐弟几人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今年3月,因三姐要回眉山照顾家庭,柴万斌近期也因工作繁忙,无法独自照顾行动不便的母亲。一家人商量之后,决定让母亲跟随三姐去眉山生活。每逢假期,柴万斌便会带着孩子们从会东赶往眉山看望母亲,偶尔也会带着母亲来一场短途旅行。他们带着母亲去过眉山的水街、东坡岛,西昌的琼海等地,平坦的地方他们就用轮椅推,不好推轮椅的地方他们就用花背带背。
“母亲曾用这条花背带背过我的孩子们,如今她年龄大了,走不动了,我就用它来背着母亲去旅行。”柴万斌说,这条花背带见证着柴万斌姐弟几人对母亲的孝道,也体现着柴家几代人之间爱的传递。
“出来耍的次数多了,妈妈心情、睡眠好,吃得也香。现在我也常常教育子女,孝敬老人不能等,不能攀比谁孝敬得多或是少,而是自己要以实际行动去孝敬长辈,希望孩子们都成为孝顺、忠诚、有担当的人。”柴万斌说,希望时光慢一点,他还想背着妈妈去更多地方,看更多的风景。
记者手记
虽然在柴万斌口中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但今年五一假期,柴万斌“背母旅行”的视频打动了千万网友,恰因它用生活的平凡细节让尊老爱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
在步履匆匆的现代社会,柴万斌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您背我长大,我背您到老”的内涵。一条承载三代亲情的花背带,成了他反哺母爱的纽带。父母曾用脊背托起他的童年,用诚实做人、孝老爱亲的家风浸润他的成长。这份言传身教的温情,化作他背起母亲看世界的坚定。
网友的点赞,不仅是对个体的褒奖,更是大家内心的真挚表达——孝心不老,温暖长存。在采访中,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柴万斌说的一句“孝顺不能等,更不能攀比。”诚然,我们孝顺父母都可以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