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生:悬崖上的“美容师”

李培生放绳。樊成柱 摄

    榜样说  “获得再大的荣誉,都不能忘了自己的初心,回去以后该干啥还是干啥。”

    李培生,男,汉族,中共党员,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园林开发分公司放绳工。2012年,李培生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2022年,获评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今年,李培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放绳工是黄山风景区的一个特殊工种,他们负责在悬崖绝壁上攀爬捡拾垃圾。一束登山绳、一根钓鱼竿、一顶安全帽、一件黄马甲就是李培生工作时的标配。

    50米绳索 3.6万次坚守

    第一次放绳作业的经历,李培生记忆犹新:“放绳的那处悬崖垂直落差有50多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那么高,当时我身体直打哆嗦,犹豫了很久,才咬牙一跳,结果结结实实撞到了岩石上,疼得眼泪都掉出来了。”

    “一个字,干!”李培生不服输,坚持刻苦训练,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他就不放过实操的机会。经过一次次的专业系统培训和日复一日的积累,如今的他,凭借一根绳索,就能在悬崖峭壁间行走自如。

    就这样,20多年来,李培生几乎每日“行走”于悬崖峭壁之间,放绳的长度大约有1800千米,对于一根只有50米的安全绳来说,这相当于在陡崖上3.6万次左右的上上下下,因此他也被誉为“悬崖上的美容师”。

    他是黄山景区“五大员”

    黄山景区有“五大员”,即垃圾清扫员、紧急救援员、对外宣传员、文明引导员、对客服务员。李培生说,他自己就是集“五大员”于一身的人。

    不放绳的时候,李培生常出现在山路间,随身携带的自制钓鱼竿是他的一个工作“利器”。

    这根钓鱼竿的前端不是鱼钩,而是两根尖锐的铁丝呈L形相互垂直捆扎在一起,自由伸缩的钓鱼竿可以将四五米之内的垃圾钩住或戳起来。

    “在游客众多的黄山做环卫工作,应该比别的地方更多一份小心。”李培生说,山道崎岖不平,游客人来人往,如何既保持景区清洁又不影响游客观景,“这是一门学问”。

    游客还常常不小心将手机、相机等重要物品掉落山崖,每当这时,李培生就会挺身而出,像放绳捡垃圾一样去帮忙捡物品。

    用一生守护美丽黄山

    现在李培生走在山上,常有游客认出他来要求合影。李培生从不拒绝,他总是笑呵呵地和他们站在一起。

    “这份工作很有意义。高空作业虽然辛苦且危险,但每个岗位都得有人干。在放绳作业过程中,总会有游客围观,拍手叫好,竖起大拇指,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尤其听到一些家长以此教育孩子要爱护环境,不能随手乱扔垃圾,就会感到很欣慰。”李培生笑着说。

    这几年,李培生爱上了摄影。他不仅拍云海翻腾、松涛日出,还会借放绳的间隙去故意“探望”山崖中的某一棵小松。李培生觉得,所有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值得他用一生去守护。

    “只要体力允许,我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共同守护美丽黄山。”李培生说。

    (综合《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黄山日报》等)

当前:4版(2025年05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