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看视频

洛古有格牵着西门塔尔牛。 受访者供图
深挖一锄泥土,让金黄、饱满的玉米粒从指缝中漏下,再轻轻覆盖一层泥土……5月1日一大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洛古有格来到了田地,开始了劳作。这个身材敦实、脸庞黝黑的彝族小伙一边播种玉米,一边笑着告诉记者:“大山就是最好的靠山。致富的‘金钥匙’,就藏在这里。”
“我始终认为,走出大山,不代表抛弃大山。”作为三河村第一个大学生,洛古有格讲述了他已经实现的“大学梦”和正在努力实现的“致富梦”。1988年出生的他,2006年考上了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在重庆找到了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但对家乡的牵挂让他在2013年做了一个决定:辞职返乡,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怎么发家致富?怎么和村民一起实现共同富裕?返乡后的洛古有格用脚步丈量三河村,思考着未来。三河村群山环绕,海拔适宜,适合生态放养,经过仔细思考后,洛古有格决定发展养殖业。于是,他从零开始,学技术、找销路……在当地政府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他成立了“昭觉县三岔河乡有格有合乌金猪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养殖。2017年,合作社从当初仅有6间房子的简易猪圈逐步发展成一个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走进了三河村,洛古有格作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听后很高兴,亲切勉励我继续努力。”洛古有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从那以后,洛古有格更加努力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2021年,他开始动员乡亲们养殖西门塔尔牛,并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跟着洛古有格一起干,我心里有底。”村民洛古成呷提到他就竖起大拇指。在洛古有格的牵线搭桥下,截至目前,三河村400余户农户养殖了2000余头乌金猪、1500余头西门塔尔牛,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三河村还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完善了酒店、民宿,打造了斗牛场、“村BA”篮球场、民俗一条街等文旅业态,并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入选四川省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成为乡村发展的典范。
村民生活越来越好,腰包越来越鼓,洛古有格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这次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洛古有格既荣幸又开心:“种植业、养殖业和文旅业将是三河村未来的主导产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起好带头作用,继续和大家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