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
◎ 刘德军

    2025年,是张思德同志诞辰110周年。近期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我叫张思德》,讲述了革命战士张思德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该剧以独特的叙事视角,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在荧屏上实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象化呈现。该剧由程力栋执导,青年演员牛骏峰饰演张思德,聂远、于震、王力可等众多知名演员加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视觉盛宴。

    “我在做很多有意义的事。”电视剧开篇,张思德在给母亲的信中写下这句质朴的话语,这不仅是其崇高思想境界的彰显,更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生的真实写照。   剧中,张思德的战斗经历令人热血沸腾。勇闯金城寨、强渡嘉陵江、决战山城堡,战场上硝烟弥漫、子弹横飞,他却如“小老虎”般英勇无畏、冲锋在前。然而,他那些平凡却饱含深情的点滴小事同样打动人心。他背负伤员,在艰难险阻中为战友带来生的希望;他亲自尝百草,只为保障战友的饮食安全;他主动替战友扛枪,将危险留给自己;过草地时,他冒险抢救身陷泥潭的战友……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执行烧炭任务,炭窑突然崩塌,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中,牺牲时年仅29岁。

    该剧采用倒叙结构,张思德牺牲后,镜头切换至1915年4月,讲述山村早产儿谷娃子(即张思德)的故事。剧中对张思德18岁参加革命前的生活经历进行了细致刻画。他被婶母收养,与黑老潘、牛娃子、张行发等少年在乱世中艰难求生,生活困苦。这些苦难经历,不仅为革命叙事增添了历史厚重感,更深刻揭示了他后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感根源。  《我叫张思德》以川陕苏区革命史、红军长征史、延安时期革命史为宏大背景,以张思德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塑造了一批信仰坚定、意志顽强、不怕牺牲、默默奉献的革命者群像,全面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风貌,细致描摹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形成的过程和实践的图景。通过电视剧,我们看到,“为人民服务”从来就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而是无数个张思德用热血、用生命铸就,内涵丰沛,历久弥新。

    这部剧是一部信仰之剧,也是一部力量之剧,更是一部充满家国情怀的温情之剧。剧中有一段毛泽东帮张思德修改家书的情节。因为已经有11年没有回家尽孝,张思德给母亲写信,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毛泽东帮他修改,提笔为他补上一句:“等革命胜利,接您来团圆。”这段剧情把革命理想和人间烟火紧密联结在了一起。张思德从一个贫苦的山村娃成长为优秀的革命战士,离不开故乡的滋养、领袖的教诲、战友的帮助、革命熔炉的洗礼和锤炼,而这一切又构成了他崇高而坚定的信仰和无私奉献的品质,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指南。

    张思德短暂的一生中,没有建立惊天动地的战功,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凭借一腔纯粹的革命信念和对人民深切的爱,把“为人民服务”春风化雨般融入生命的每一天、日常的每一件琐事,最后,以大无畏的牺牲让“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成为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每一个前行的人。

 

当前:A3版(2025年07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