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看见蚂蚁的影子啦!”登登喜出望外地和我分享时,我正凝神望向一株桂花树。这株长在北方某小区的桂花树,矮小瘦弱,叶尖干枯发黄,如果不是树身挂牌的提示,我压根认不出这是一棵桂花树。
我回过神来,看到登登 脸上掩饰不住的欢喜,顺着他的视线,我俯身蹲下。夕阳的余晖铺洒下来,一只蚂蚁匆匆爬行,影子被夕阳拉长,腿和触角历历分明,转眼钻进草丛消失不见。
“蚂蚁居然有影子?”“蚂蚁怎么不能有影子?万物都有影子,有光就有影!”我在心里自问自答。可是活了近四十年,我好像是第一次注意到蚂蚁的影子。这些年一直匆匆赶路,闲暇时间大多埋头于手机,唧唧虫鸣、闲花野草……大都随着童年远去了,若非儿子提醒,自己此生可能都不会再有机会观察到蚂蚁的影子。
“妈妈,你看,就像拉拉链一样。”我还在回味刚刚那一幕,儿子早已找到了新乐子,他拿着一根树枝划动水面,他形容这个动作像拉开衣服上的拉链一样。这个比方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过一琢磨又挺像那么回事,此后,我拉拉链时,总想起这个比喻,不禁莞尔。
还有一次,湖畔的杏树上挂满了累累果实,有些已经青中带黄,黄中又透着微微的红晕。这时登登来了一句:“杏子好像发烧了。”我回忆起孩子发烧时的模样,圆鼓鼓的脸蛋泛起淡淡的晕红,再看枝头的杏子,可不就是相似得很。
很多这样的时刻,我惊奇孩子赠予我的新鲜体验和感受。我常常觉得,有了孩子就像长出了“第三只眼”,多出一重感知世界的触角。那些因长大而被忽视的小乐趣,那些因惯性而形成的刻板印象,都借由这“第三只眼”被看到。所以,养育从来不是单向的,不只是大手拉小手的护佑提携,还有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重新发现世界的美妙。为人父母,我们很多时候总是傲慢地以为自己是给予方,但其实我们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常被他们柔软的心灵滋养,付出的同时也在获得。育儿,有时何尝不是在育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