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县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路径研究
◎ 黎锋林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农村移风易俗,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四川省冕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包括汉、彝、藏、回等28个民族。截至2024年底,全县总人口已超过4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6.12%。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冕宁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婚丧嫁娶方面一些与现代文明社会不相适应的现象,亟须改革。

    一、冕宁县移风易俗工作概况

    2023年,冕宁县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致力于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美丽乡村”。通过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和环境卫生“三清理”“三拆除”等措施,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县范围内,超过100个村庄完成了污水治理工程,超过200个村庄进行了“三清理”“三拆除”行动,有效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2024年,冕宁县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学习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使得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等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5万余份,查办“无效婚约”、高价彩礼等问题线索21起,红白事宜报备2329起,为群众减负3600万元以上。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还提高了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冕宁县有效遏制了高额彩礼与铺张浪费的现象。在民族地区传统婚嫁中,彩礼一度攀升至三四十万元,彩礼的数额甚至按照学历、工作等不同标准明码标价。丧事大操大办,杀牛宰羊的数量远超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通过移风易俗,冕宁县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巩固了脱贫成果,倡导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了文明新风,提升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

    二、移风易俗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冕宁县聚焦“婚、丧、嫁、娶、环境卫生”等重点领域,采取了“政府引导、民间主导、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模式。

    制度构建与顶层设计。为了规范移风易俗工作,县委、县政府牵头制定了《冕宁县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规范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以及《冕宁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等政策文件。通过这些文件,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1万余份,明确彩礼、礼金、宴席规模、丧事天数等的指导标准或最高限额。此外,还整合多部门力量,成立了专门机构。

    基层治理与村规民约。冕宁县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由村组干部、党员、致富能手、乡贤等组成。这些组织按期公示红黑榜,形成道德约束和舆论监督。同时,三次修订完善村(居)规民约,将拒绝高价彩礼、控制酒席规模、拒绝婚嫁喜事大操大办、不炫耀攀比等七项纳入管理范畴,并明确奖惩措施。

    宣传教育与示范引领。冕宁县引导发挥“德古”乡贤、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的作用。利用“彝汉双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集市、交通主干道等张贴标语挂横幅600余幅,在高速路口、政务场所等制作张贴宣传标语8条,户户张贴《冕宁县移风易俗工作明白卡》共9万余份,制发4万份三折页、6500个帆布手提袋。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和政策,确保深入人心。

    三、工作路径的深化

    建立长效机制。冕宁县健全了“报备+调度+督查”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操办红事提前2天报备、白事24小时内报备制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将移风易俗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体系,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坚决抵制陈规陋习。乡村要有人情味,但不能背人情债。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要坚决抵制,乡风文明才有新面貌,才能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冕宁县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确保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取得实效。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村民之间要做到互尊、互爱、互助,建立好邻里关系,和谐相处,争创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

    美化人居环境。冕宁县在推进移风易俗的同时,注重美化人居环境,通过种植绿化带、建设休闲广场、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让乡村环境更加宜人。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外在形象,也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把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从制度完善、内容创新、亮点打造等三个层面,全方位推进乡村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了更加细致的管理措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乡村文化节、传统节日庆典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挖掘和宣传文明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移风易俗改的是习惯,聚的是民心。冕宁县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移风易俗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为乡村振兴凝聚蓬勃力量。(作者系中共冕宁县委党校教师)

当前:B3版(2025年09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