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步走!一二一!”这几天,每当我下班回家,总能听到儿子响亮的口号声。改变始于那场震撼人心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9月3日那天,儿子在学校观看了阅兵式直播。我去接他放学时,平时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他,突然变得异常安静。直到走进小区,他才仰起小脸问:“爸爸,电视里那些叔叔走路怎么能那么整齐呀?他们是咋练出来的?”我连忙蹲下来说:“为了走出整齐豪迈的步伐,叔叔们可下了苦功呢,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儿子听得入神,眼睛闪着光,脸上满是敬佩与向往。
从那天起,儿子的课后生活彻底变了,以往放学喜欢下楼玩耍的他,现在一进门就打开电视回放阅兵式。徒步方队踏过长安街,他跟着踢正步,小皮鞋敲得地面“哒哒”响;看到“惊雷-1”“东风-61”等武器装备,他会暂停画面仔细研究,连吃饭都要催好几遍。
周五晚上我在厨房洗碗,忽然听见儿子大喊:“爸爸!‘空警-600’的翅膀和别的飞机不一样?”我走出来,见他指着电视里的空中梯队,手里还捏着玩具飞机比划。接着他的问题如同连珠炮:“‘鹰击-21’能打航母吗?”“无人机怎么保护我们呀?”作为有着22年军旅生涯的老兵,我知道,一颗国防的种子已悄然在他心里发芽。
我索性把客厅改成“练兵场”,用粉笔在地板画出行进标线,教他站军姿;把旧迷彩服改小给他穿,裤脚卷了三圈才不拖地,他宝贝得不行,连睡觉都放到枕头边。今天练习正步,他老是顺拐,急得眼圈发红。我给他讲自己当年“爬战术”膝盖磨破仍坚持的故事,他抹掉眼泪重新抬腿,直到走得有板有眼。
儿子每天睡前都要我讲“武器故事”。我在墙上挂好白板,用彩笔画航母战机,给他讲“东风-5C”导弹如何守护祖国大地,“歼-20”战机怎样成为“蓝天利剑”。有次他拿着玩具坦克问:“有这些厉害的武器,坏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吧?”我摸摸他的头:“这些武器是和平的盾牌,就像爸爸当年站岗放哨,是为了让千家万户安心入睡。”他似懂非懂地点头,眼神更亮了。
儿子的军事热情日益高涨,玩具也尽数换成了各种军事模型。他把航母模型摆在茶几上,拿小兵人“布防”,嘴里念叨着“保护好大海”。看着他这认真劲儿,我不禁想起父亲,小时候我常缠着他讲军营里的故事,也正是受此影响,后来我也毅然参了军。如今,这份家国情怀也正在儿子心里慢慢扎根。
有一天,儿子举着一幅画兴冲冲地跑过来:“爸爸你看!我要像阅兵的叔叔一样,站在军舰上保卫祖国!”画上,穿军装的小人手持望远镜挺立甲板,周围有战机护航,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儿子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与自豪。
看着儿子骄傲的模样,我明白了:国防教育从不是生硬的道理。一场阅兵式的震撼,一次父亲的讲解,一个军事模型,都能在孩子心里种下种子。而我能做的,就是陪着他,护着这颗种子慢慢发芽,长成能遮风挡雨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