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很重要
◎ 余泽兵

    周末,儿子刚做了一会儿作业,就搁下笔搓着手指嘟哝。一问才得知,是在一道题上卡了壳。题目是一道公路植树题,告知了公路总长度、树与树之间的间隔,问需要植多少棵树。题目的难度在于要区分两端植树、一端植一端不植、两端都不植等情形进行计算,这种比较“绕”的题目对于年仅九岁的小孩而言,确实有一定难度。

    儿子噘起小嘴气愤地说:“植个树为什么非要整那么多种方式,直接按同样的间隔一株一株种下去不就完了嘛。”我在一旁边读报边附和:“就是,这么难的题不太适合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做,看把我儿子的小脑瓜都绕晕了。”儿子勉强笑了一下,离开书桌一屁股坐到地毯上。我顺势递上他心爱的玩具:“玩会儿积木人吧,烦人的数学作业先靠一边儿去。”儿子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注意力集中到玩具上了,情绪渐渐好转。

    待儿子玩开心、情绪稳定下来,我再拿起他的数学作业,和他一起画线段图帮助理解植树问题。几番讲解后,儿子茅塞顿开,不但理解了植树原理,甚至能举一反三解答锯木头、爬楼梯等同类问题,儿子重拾自信:“原来这种题目如此简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遇到困难只是本能地发泄情绪,家长如果一味谴责孩子,保不准就会陷入争吵,长此以往,亲子关系会变得更为紧张。但如果学会与孩子换位思考,及时排解孩子的不快,孩子很快就会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

    陪伴孩子成长,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所处年龄段的心智发育和认知水平,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孩子适当抱怨,父母理应跟进共情。共情会让孩子感应到你是爱他的、是在乎他感受的,成长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前:6版(2025年09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