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毫必晒”的慈善透明度温暖有力
◎ 关育兵

    当0.01元的捐赠记录被郑重地晒在319页的公示文件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份捐赠明细,更是一本“透明到发光的慈善日记”。据媒体报道,10月6日晚,广西百色市慈善总会发布10月2日至5日期间的收捐资金及使用基本情况(第一期)。这份涵盖4天捐赠数据的公示,不仅完整呈现从10万元大额捐款到0.01元小额捐赠的所有记录,还精确标注捐赠人信息、捐赠时间及资金用途,以“分毫必晒”的透明度赢得广泛好评。

    这份“分毫必晒”的公示文件,为现代慈善事业树立了新的标杆。现实中,一分钱微不足道,或许只承载着部分捐赠者对慈善公信力的试探与疑虑。但百色市慈善总会选择了最负责任的方式——用“逐条公开”取代“汇总统计”,让每份慈善心意都被看见、被尊重,是对慈善善意最郑重的回应。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慈善事业曾在信任危机中艰难跋涉。慈善信任的建立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执行层面的公开透明。百色市慈善总会的做法表明,善款的公开透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于对每份慈善心意的珍视;将每笔善款的流向明明白白地展示,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充分尊重。

    百色市慈善总会此次多达319页的善款公示,预示着当地慈善事业正在完成从“道德驱动”到“制度守护”的升华:既守护人们赤诚的慈善之心,更通过全面公开,构建经得起审视的制度保障;从“汇总公示”到“逐条公开”的转变,不仅能打消捐赠者的顾虑,更能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值得深思的是,为何仍会出现0.01元捐赠?正如前面所说,有人可能存在对慈善公信力的试探行为,折射出部分人对慈善机构既期待又怀疑的复杂心态。慈善组织要消除部分人的疑虑,唯有以更大的透明度、更强的专业性来公示每笔善款。当捐赠者在公示表中找到自己那微小的捐赠记录,当“0.01元”的截图在社交媒体传播,我们便会看到慈善事业透明化建设最动人的成果——它让每份爱心都找到真正的归宿,让慈善回归纯粹。

    善款“分毫必晒”不应只是个例,而应成为行业常态。在数字化时代,技术为实现善款收支的全面透明提供了更多可能。慈善组织应借鉴百色经验,让善款从捐赠到落地的全过程都被阳光照耀。

当前:3版(2025年10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