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述芳:用一生回答“什么是家”
◎ 周媛 许明扬

雷述芳与次孙一起吃饭。 钟擎波 摄

    是什么让一位老人,在命运接连重击下选择留下,守护两个毫无血缘的孙儿?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宝林镇杨家祠村,雷述芳用她布满老茧的双手和花白的头发,给出了最动人的答案。

    ◆ 命运重击,一肩扛起破碎之家

    时间回溯到2004年,雷述芳经人介绍,与杨家祠村杨明世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对于这份迟来的缘分,她倍加珍惜。“那时候就想着,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她勤劳能干,很快融入这个家。那些年虽不富裕,却充满了平淡的温暖。

    然而命运没有眷顾这个小家。2010年,丈夫被确诊肝癌晚期。她倾尽所有带他求医,但奇迹没有发生。同年冬天,家里的顶梁柱倒了。

    悲痛还未散去,2013年,打击接踵而来——30多岁的继子杨军也确诊肝癌。她四处借钱、陪他治疗,乡亲们被她的坚持感动,50元、100元地凑钱相助。可命运再次挥下重锤,同年年底,继子离世。

    接连的沉重打击,导致儿媳赵英精神疾病发作,被送往医院长期治疗。留给雷述芳的,只有两个年幼的孙子。

    “那时候,天就像塌了一样。”回忆起往事,雷述芳的眼圈发红,“看着两个娃娃,大的抱着我的腿哭,小的抱在怀里也哭,我要是倒了,他们怎么办?”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祖母,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留下。

    那时,祖孙三人住在漏雨的土坯房里。“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屋里到处都是接水的盆盆罐罐。”

    最怕的是孩子生病。有一次小孙子深夜高烧,雷述芳抱起小的、背上大的,摸黑赶往几里外的镇卫生院。“路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娃儿不能有事!”孩子退烧后,她累得瘫在椅子上,后怕与心酸涌上心头。

    即便自身艰难,她仍记挂着住院的儿媳赵英。“她也是苦命人,我叫孩子们常去看她,跟她说说话。”这份没有血缘的牵挂,诠释了人间至善。

    ◆ 希望降临,党和政府救了这个家

    转机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援手。宝林镇政府为两个孩子申请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成都市爱悦助学团队也开始了长期帮扶。2022年,祖孙三人终于搬进了期盼已久的新房。

    “摸着雪白的墙,我跟娃娃说,这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要永远记住党和政府以及好心人的恩情。”雷述芳说着,眼里有泪光闪动。

    村党总支书记杨文治说:“雷婆婆坚强又朴实,她的情况上报后,各级都很重视,帮扶政策应享尽享。”

    更让人动容的是雷述芳对孙儿的培养。她坚持每天往返两个多小时,风雨无阻地接送孙子们上下学。“再苦不能苦教育,我没文化,但不能让娃也没文化。”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孝心与感恩在孩子们心中扎根。长孙于202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乐至中学。“没有奶奶,就没有我的今天。”长孙谈到奶奶时声音哽咽。“奶奶太辛苦了,我将来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次孙也活泼懂事,体恤奶奶的辛苦。

    ◆ 平凡身躯,树起道德的榜样

    邻居们对雷述芳交口称赞。“当初觉得她傻,现在看,她是真了不得!”一位村民说,“她做的事,影响了我们全村人,现在大家都更晓得孝敬老人、爱护家庭了。”

    雷述芳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她用朴素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大爱的深刻内涵,用超越血缘的亲情,守护了一个温馨的家,在乡野田垄间,树起了道德榜样。

当前:4版(2025年10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