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市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铜”路径

铜川市耀州区崇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以文明实践“铜”行动为统领,围绕“五个聚焦”下功夫,全面深化拓展文明实践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落细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聚焦常态长效,精心谋划部署。紧扣全市实际,制定印发了《铜川市文明实践“铜”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统筹行业部门力量资源,聚焦文明实践主题,开展以创新理论“铜”宣讲、主流价值“铜”培育、科技下乡“铜”普及、移风易俗“铜”倡导、文化活动“铜”举办、实践线路“铜”打造、各方力量“铜”参与为内容的文明实践“铜”行动,推动优势资源下沉,形成倍增效应。6月中旬圆满承办2025年陕西省“文明实践我行动”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活动(第二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聚焦群众需求,扎实开展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亮点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5600余场次,惠及群众14.3万人次。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典型、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草根队伍等力量,以“土方言+大白话”的形式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活动1500余场次,让群众听得懂、真点赞。动员理论宣讲人才编排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录制《德润铜川·好人之城——文明行为我倡导》短视频,在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等活动中开展嵌入式宣讲,在“文明铜川”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持续性宣讲,推动党的声音天天见、处处闻。
聚焦资源联动,丰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作用,组建首批“德润铜川·榜样力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好人事迹分享等活动。以“文明实践·‘理’响三秦”为主题,举办了“新思想润铜川——党的声音进万家 奋楫扬帆谱新篇”基层理论宣讲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活动,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多个方面,吸引全市各区县、各行业部门理论宣讲人才同台展示,推动基层文明实践理论宣讲走深走实,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吴欢喜代表全市参加全省比赛并获得“最佳风采奖”的好成绩。将文明实践与传统集会相结合,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药王山庙会期间,在耀州车站举办“铜行动 纳百川”文明实践集市,同步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等活动,让群众在富有“烟火气”的集市里感受“文明范儿”。
聚焦传统节日,办好主题活动。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举办“新春送祝福”“我在文明实践中心闹元宵”等活动,推出了“赏年画·过大年”线上主题作品展130余期。清明节期间,围绕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主题,组织开展文明祭祀倡议、殡葬移风易俗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了文明祭祀、厚养薄葬等理念深入人心。聚焦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精心组织举办一系列“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通过节目展演、文明集市、巡演互动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践行文明新风。
聚焦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认真贯彻落实《铜川市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坚持文明实践与移风易俗结合,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文艺演出等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加强移风易俗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创作快板《天价彩礼不能要》、小品《彩礼风波》等文艺作品;举办了铜川市首届非遗与婚俗改革集体婚礼,成为全市推进婚俗改革、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举措;组织开展“文明实践‘铜’行动——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文艺巡回演出活动60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接地气的文艺“大餐”;开展“弘扬时代新风 共筑美好生活”移风易俗文艺作品创作展演活动,将新风新俗融入“乡土文艺”,让群众在唱、念、舞、演中感悟移风易俗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