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检察院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成果纪实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个单位的精神底色。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工程”,厚植法治底蕴,凝聚文明力量,在法治沃土上培育出绚丽的文明之花。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文明根基
    该院始终秉持“党建引领,抓党建带队建促创建”的思路,积极探索“党建+文明创建”新模式,实现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注重理论引导,夯实思想根基。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推动政治理论学习研讨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化,引导全体干警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强化组织建设,凝聚奋进力量。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精心制定党建三落实“课程表”,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持续擦亮“护‘薪’先锋”等党建品牌,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扎实开展检察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政治轮训集体学、线上线下结合学,还邀请党校老师作专题讲座,激励干警提升业务素质。打造“思政+法治”特色品牌,协同培养具有政治和专业素养的法学人才。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邀请纪检干部、先进典型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体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结合实际案例召开以案促改支部警示教育会,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严重后果。
    坚持文化育检
    涵养文明底蕴
    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的灵魂,是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该院坚持文化润检、文化兴检、文化强检,不断丰富检察文化内涵,弘扬道德文明风尚。
    筑牢党性教育阵地,传承红色“检察魂”。构建“立体化教育阵地+沉浸式红色传承”体系,在院二楼党建文化长廊设置党建应知应会知识展区,干警日常“走过即学”,实现理论浸润常态化。依托五楼会议室打造党校主阵地,为干警提供百余册党史教育书籍,开设“红色书角”,配套开展读书分享会、党史知识竞赛。组织干警赴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邀请专业解说员在伊坪故居现场讲述赵伊坪烈士“以笔为枪”的革命事迹,结合检察职能开展“如何传承红色法治精神”大讨论。
    丰富检察文化生活,构筑精神“栖息地”。把握节日时间节点,组织干警开展“粽香传廉韵”包粽子大赛等活动,让干警在文化浸润中筑牢信仰根基。在院微信公众号的“郾检文苑”专栏刊发干警随笔《墨痕深处的微光》《铁轨尽头是故乡》等原创内容,推进学习型、研究型检察院建设。邀请全国模范检察官刘桂琴在五四青年节为全体青年干警讲党课,分享从检38年来的宝贵工作经验。
    强化先进典型引领,凝聚奋进“正能量”。积极开展学习英模、先进典型选树活动,组织干警汲取检察英模的奋进力量。建立院“典型人才库”,定期在院一楼大厅展示获奖干警的典型事迹,在院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及时宣传优秀青年干警的青春风采。在全市检察机关的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推介本院的先进典型个人事迹,集中展示干警个人和所在团队的工作亮点。开展“十百千”先进典型慰问活动,为先进典型代表送去组织的温暖,持续关爱先进典型,为大家干事创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躬耕主责主业
    彰显文明成果
    该院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以检察实践检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推动为民司法取得实效。
    利用本地资源,在学习教育上持续发力,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人开展分级干预、专业矫治、精准帮教、帮助其复学就业。此外,针对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违规向其出售烟酒、彩票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全力营造绿色安全的成长环境。组织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普法活动,以文明创建赋能检察履职,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同时,深化落实“府检联动”工作机制,认真完成十项任务清单,持续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农民工权益保障等重点问题整治。创新构建“益薪为农”工作机制,以数字监督模型为核心,从根源处解决该难题。打造“‘三督三促’助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漯检品牌项目,针对辖区内居民小区“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问题,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住房、消防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该品牌被纳入全市府检联动任务清单。
    郾城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枫桥经验”,将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办案全过程。高标准建造控申接待大厅、常态化开展检察长接访等工作,做到连续多年保持赴省进京涉检信访“双零”纪录,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公益诉讼方面,围绕4+11+N办案领域,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面,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