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类应用岂能被低俗广告污染?
◎ 夏熊飞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反映,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款“宝宝巴士儿歌”APP时,开屏会跳转到含有成人内容、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10月28日,宝宝巴士品牌客服表示,非会员状态下APP内确实会展示由第三方平台投放的广告,但平台会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监督,难免存在疏漏,如出现低俗等不适宜的广告,属于“异常情况”,将反馈处理。
    “宝宝巴士儿歌”APP的受众,绝大多数都是低龄儿童,含有成人内容、低俗擦边直播的广告,会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污染与荼毒。
    APP展示第三方广告无可厚非,毕竟作为企业,需要多途径创收,但企业不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尤其是面向儿童的应用产品,更需要做好审核把关,避免让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广告内容出现在自家产品上。赚着第三方平台的广告投放费用,却在审核监督上当“甩手掌柜”,如今遭受舆论的口诛笔伐,乃至广大家长的“用脚投票”,宝宝巴士可谓咎由自取。
    对于此次事件,宝宝巴士致歉并出台了整改优化举措,这是企业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可处理显然不能止于企业自纠自查,监管部门有必要介入调查,对宝宝巴士的违规行为予以惩处,既进一步夯实未成年人良好网络环境保护的基础,也是对违规企业及整个行业的深刻警示,让这些赚着“宝宝钱”的企业,时刻把宝宝们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宝宝巴士儿歌”APP因推送低俗广告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整个行业的其他企业不该把自己当作“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局外人,而是要以此为鉴,看看自身是否也有类似“疏漏”,别等到被家长曝光形成舆情再来道歉与补救,届时,代价和成本将呈几何级增长。
    此次“宝宝巴士儿歌”APP“暴雷”,源于家长反映,如果不是有人主动曝光此事,低俗广告可能还在继续污染儿童。可见,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也要当好孩子上网的“把关人”,选择口碑良好的应用产品,对不良内容及时发现阻断,并向监管部门检举报告,共同净化孩子们的网络世界。
    宝宝们是宝宝巴士这类企业的“金主”,但更是全社会最宝贵的财富,容不得任何荼毒。“宝宝巴士儿歌”APP事件应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形成合力查漏补缺,共同为孩子们营造更加健康向善的网络环境。
当前:3版(2025年1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