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对“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项目检查标准”进行调整,放宽了对地中海贫血、桥本甲状腺炎、多囊肾等疾病的检查标准。
此次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的调整,反映出尊重科学的严谨态度。比如,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携带者、静止型、轻型)且血红蛋白高于90g/L的报考者,从过去被认定为不合格调整为合格。医学研究表明,这类患者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正常履行职责,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因疾病影响工作。
同样的道理,对于有多囊肾表现但未伴有尿蛋白阳性或肾功能不全,以及单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的报考者,新标准也给予了合格认定。这些调整,都是基于对疾病发展规律和实际影响的科学认知,摒弃了以往可能存在的过度谨慎和片面判断,做到了以科学为依据,为人才选拔提供了更为精准、合理的标准。
这次调整更彰显人性化。在以往的标准下,一些患有特定疾病或携带某些基因的考生,即便病情轻微、不影响正常工作,也可能因体检不达标而被拒之门外。这不仅让这些考生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也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打击和压力。此次调整让更多有志于投身公务员事业的考生看到了希望。这种人性化调整,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谐的就业环境,让每一个有能力、有梦想的人,都能在合适的岗位发光发热。
目前入职体检乱象和歧视在职场还较为普遍,其他领域恐怕比公务员招录领域更严重。比如,一些企业将乙肝病毒携带者拒之门外,尽管医学已经明确,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会对他人造成传染风险。还有一些企业过度关注员工的身高、体重等外貌因素,将其作为录用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乱象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公平就业的原则,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期待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的调整,为其他领域树立良好导向。其他领域的用人单位应当以此为契机,认真审视自身的体检标准和招聘流程。要让入职体检更尊重科学,更人性化,摒弃歧视和不合理限制。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体检标准,对于一些不影响工作的疾病或身体状况,应给予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能简单地将其排除在外。
期待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调整能够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引导用人单位普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就业观,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