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共筑健康丝路 共享健康发展
“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8月1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来自30多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20多位部长级官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智库和企业的代表参加。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指出,要深化卫生务实合作,增进沿线各国民众健康福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刘延东说,卫生领域合作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合作成果累累,有力推动了沿线各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国切实履行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应对埃博拉等疫情,为构筑全球公共卫生屏障贡献了中国力量。
刘延东表示,中国政府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探索了一条发展中人口大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之路,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一道,深化卫生政策协调,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动抗生素耐药防控、先进医疗技术、药物研制等领域创新合作,增进健康服务和产品贸易。落实好100个康复助医项目、卫生人才开发千人计划和千名患者康复项目,发展“一带一路医院联盟”,建设30所中医药海外中心,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共同为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各国民众健康福祉作出努力。
研讨会还讨论通过了《北京公报》,着力于维护卫生安全、促进卫生发展和加强创新合作,旨在扩大卫生等人文交流,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包容性,推动实现开放、包容和普惠的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北京公报》强调如下卫生与健康合作共识:成立“一带一路”卫生政策研究网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防控和应对方面的协调和合作;促进传统医药政策、技术、研发和人员交流;鼓励医学科研机构间合作,在前沿医学科技、重大疾病防治、疫苗研发、临床研究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发展健康服务贸易、健康医疗旅游和养生保健,探讨“一带一路”国家相关药械准入标准互认等合作。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评价研讨会上述相关成果时表示,全民医疗保障和妇女、儿童和青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发展权成为“健康丝绸之路”的新内涵、新外延。中国在疾病监测、防控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的经验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人文交流贡献“中国方案”。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