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西宁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优秀团队,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把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作为加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用心血和汗水、勤奋和智慧,为西宁税收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这支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税海文明花,城西地税人。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城西地税)秉承“执公逐梦”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地税文化铸就文明之魂,以环境治理培育文明之根,以长效机制浇灌文明之花,以优质服务引领文明之风,以真情奉献演绎文明之美,在美丽的西宁大地上吹起一阵清新雅致的文明新风。
文明是一种力量,文明是一种源泉。对于城西地税人来说,文明的坚守就是对地税事业执着的信念和追求。在他们眼中,组织收入是地税工作的主线,更是文明创建的基石和根本。



打造便民办税“新常态”
纳税服务走进“新时代”
阅读提示:
“您好!请问您办什么业务?”办税厅的小王对前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热情以待。“我要开发票,需要填什么表?”“不用,我们现在推行‘免填单’服务,您可以告诉我需要开票的内容,我在系统里就能帮您完成填表。”亲切的微笑,周到的服务,让人们对城西地税的认识更加深入。
办税环境更好了,办税效率更高了,办税服务更优了……这是大多数纳税人对城西地税最直观的感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优质的服务是完成税收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地税部门形象和助力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城西地税以践行人本服务为支撑,优化办税体验,大力推行“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流程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的“四零服务”,努力打造快捷高效的一流服务标准。此外,始终把文明创建渗透到税收服务之中,以不断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为标准,创新服务手段和模式,以“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后台服务前台,机关服务基层,全局服务窗口,窗口服务社会”的理念,大力开展多元化的纳税服务,着力推进纳税服务的常态化。
从增强服务意识入手,城西地税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完善了文明办税“八公开”、着装挂牌上岗、预约服务、委托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承诺服务、和谐服务、廉洁服务、首问责任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为纳税人提供文明、高效、快捷的办税服务,让纳税人真正感受到地税干部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走进城西地税的办税服务厅, 工作人员身着整齐的制服、用热情的笑脸和娴熟的业务,为前来办税的纳税人熟练、快捷地办理着一件件业务。干净整齐、窗明几净的办公环境,空气中飘来阵阵清香,让人仿佛闻到了文明花开满园芳的浓郁味道。
与创新服务细节相映照的,是纪律与服务的深度融合。
打造文明之师,首在风清气正。只有防微虑远才能行稳致远,“忠诚、清廉、开拓、创新”,这8个字,凝练了城西地税精神,彰显着浩然正气,全体员工中不仅铭于心而且践于行。城西地税始终将党风廉政教育着眼在实处,通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层层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将廉政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管理,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廉洁从政”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在全系统蔚然成风。



积蓄文明创建正能量
催生精神文明源动力
阅读提示:
重槌常敲,百炼成钢。三年来,城西地税按照“创文明行业、带一流队伍、建诚信地税、促税收发展”的创建工作思路,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社会发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局上下围绕创建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规范服务,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地税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树立了良好的地税形象。
加强领导是核心。近年来,城西地税坚持落实“一把手”责任制,以党建为引领,把文明创建工作紧密融合到全局目标管理工作中,形成一把手抓全面,各科室齐抓共管的创建体系,创建活力明显增强。通过组织座谈会、动员会和开辟专栏、编发简报等形式,深入动员,引导干部职工深刻理解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创建文明单位成为全局上下共同的目标和理念。
健全制度是保障。在加大领导力度的基础上,城西地税还注重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和强化考核。一方面,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局工作规划,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建立了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创建工作责任体系,实现了创建工作分级负责和全程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建章立制确保文明创建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区局与各局属单位每年签订《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创建目标、创建内容、保障措施、激励监督机制和考核评比办法,严格兑现奖惩,有效增强了创建的力度,从而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系统上下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队伍建设是重点。城西地税坚持治税与治队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积极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和谐氛围,地税工作社会好评度逐年上升。通过健全监督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制度和办法,完善了以《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为核心的执法岗责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了随意执法的现象。同时,每年召开特约监察员和纳税人代表座谈会,开展“千百一”大走访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地税纳税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纳税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不遗余力地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升纳税遵从度。通过在媒体开辟宣传专栏、组建税法志愿者服务队,与市地税局在师大附中共同创办了青少年税校,开展税法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及举办“税收征文比赛”等,营造浓厚的税法宣传环境,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自觉性和普遍性不断提升。
丰富内涵是载体。创建工作不但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形式,更要有扎实的内容。无论是在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抓队伍建设,城西地税都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文明创建。全方位、全角度地抓干部教育培训、抓文明礼仪规范。积极开展各类文体益智活动,建立读书、摄影、书画等8个兴趣小组,组织开展文艺联欢会、诗歌朗诵比赛,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职工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活动,以文体活动引导干部职工的言行,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队伍建设相促进。以文明创建提升队伍形象,促进和谐发展,构建社会和谐音符。
全局参与是根本。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城西地税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创建活动之中。全局员工努力提高业务技能,每月开展业务岗位大练兵,深入企业、社区开展税收政策宣传,服务纳税人;开展“干部下乡三联四做”活动和“干部职工结对认亲帮户双帮”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帮扶力度,实施精准扶贫;先后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博爱一日捐”“为身患癌症、因病返贫村民捐款”等活动,累计捐款2.67万元;组织“开展爱行夏都、关爱他人”“阳光胜利——爱心汇聚幸福同行”等送温暖活动,慰问湟源县大山根村、东交通巷、兴胜巷社区的困难户和老党员,送去价值约3.8万元的物品……



文明花开硕果累累
一路高歌展望未来
阅读提示:
2015年组织税费收入43.6亿,2016年在“营改增”情况下组织税费收入39.5亿,今年,截至6月底组织税费收入18.6亿。从1994年机构分设时税收任务4538.59万元,到2014年税费收入突破40亿大关,城西地税已累计组织税费收入255亿余元,税收基数连年以20﹪以上的比例迅猛增长,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从数字看发展,从荣誉看奉献。近年来,城西地税围绕税收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税收,把文明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始终,实干引领,上下同心,以实实在在的税收业绩检验文明创建成效,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组组不断攀升的数字,彰显了城西地税人的责任、使命和担当,见证了城西地税人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奋进历程;一串串沉甸甸的荣誉,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见证了城西地税人的勤恳、敬业和奉献。近年来,城西地税先后荣获“青海省文明单位标兵”“青海省文明单位”“全省文明窗口单位”“青海省职业道德建设示范单位”“省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全省地税系统法治示范基地”等称号;办税服务厅被授予“全国税务系统最佳办税服务厅”、“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共青团中央“青年文明号”、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高原青年文明号”、“全省地税系统最佳办税服务厅”等称号,374名个人分别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
和谐税收新气象,文明花开映税徽。文明创建如同一面旗帜、一声号角,支撑和推动着城西地税“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税收事业。城西地税人的坚定执着让人感动,城西地税人的努力付出让人欣慰,城西地税人的求实创新让人骄傲。文明、法治、诚信、廉洁、和谐的价值观在越来越多的城西地税人心中生根发芽,并成为城西地税人醒目而温馨的名片。
万紫千红,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城西地税人锐意进取、满怀豪情,用忠诚和信念铸起了城西地税的金色盾牌。乘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东风,城西地税人将在实现新跨越的征途上,一路高歌,继续谱写地税事业文明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城西地税“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抓一流管理、创一流业绩”的创建目标而努力奋斗,并以丰硕的创建成果为实现“十三五”增光添彩,全力向全国文明单位这份荣誉大步迈进,走向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