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女儿的“坏情绪”
陈仲伟
一天,上初中的女儿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开始向我和妻子诉说她的不顺心。原来,女儿对自己的新同桌很是反感,说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还不时地用手臂捅她,问她几点了,盼着早点下课。“平时,他的书包和校服总是脏兮兮的,还随地吐痰呢!一点儿也不讲究卫生!”女儿气呼呼地说着,我和妻子没有打断,任凭她把所有的“坏情绪”一鼓脑儿全发泄出来。等女儿抱怨完,情绪稍稍平复后,妻子削了只苹果递给她,让她边吃边听听爸妈的看法。
回想以前,遇到类似情况,我和妻子会轻描淡写地答复女儿:“小孩子之间闹点矛盾,算个什么呢?别说拌拌嘴,就算真的打上一架,过两天不也好了!”然后就继续忙自己手头的事儿。可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让女儿情绪更不好,还导致她干脆放弃和我们交流。看到女儿把自己关在房中生闷气,我和妻子才意识到我们的做法欠妥,没有站在女儿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她的感受。很多时候,面对同学交往中产生的矛盾或困惑,与其说女儿是向我们寻求解决方案,不如说她更需要有人倾听,帮她消除“坏情绪”,可我们却忽略了女儿的需求。应该说,我们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及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重视不足的。针对这一点,我和妻子决定,要加强与女儿的沟通,耐心地倾听,任她将那些“坏情绪”发泄出来,再与她谈谈自己对人与人相处之道的看法,并向她传递宽以待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道理。
这次,针对女儿对新同桌的种种不满,我和妻子一致认为:女儿不妨宽容一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要处理好和同桌的关系,首先得学会容忍同桌的缺点,毕竟人无完人,何况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大都比较调皮。妻子还特别强调,让女儿试着去提醒同桌,诚恳地说服他,帮助他改掉上课开小差的毛病;同时,也可以委婉地提醒他讲究卫生,注意仪表整洁。“如果一再劝说都无效,还可以私下向老师反映,请老师帮你一起想办法去改变他。”我在一旁补充道。女儿听着,点点头,表示赞同。很快,在我们的开导下,积压在女儿心头的“阴云”消散了,她的“坏情绪”也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