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之下有肥藕
江初昕(江西)
秋冬季节,荷塘里的荷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枯萎蜷缩在一起,在瑟瑟的寒风中“哗哗”作响。然而,这是荷塘里的莲藕在一年中最肥美的季节,到了挖塘藕的时候,再冰冷的塘水也挡不住乡民们的热情。
挖藕之前,要放干池塘里的水。记得小时候,往往是还没来得及等荷塘里的水完全放干,我们一群孩子就拿起网兜、塑料桶纷纷跳入冰冷的塘水中,那些鱼虾就搁浅在小水洼里,用网兜一捞,准能捞出些活蹦乱跳的鱼虾。鲫鱼最喜欢钻入泥巴里,一旦发现泥巴里有动静,我们就立即扑上去,双手往泥巴里一通乱摸,定能摸出一条鲜活的鲫鱼来。
等我们这群小孩子把荷塘弄成泥巴翻飞、满塘浑水后,大人们才穿上连体雨衣,携一只小竹伐下到荷塘里。挖藕人先用铁锹在塘泥里挖出一个豁口,用双脚试探着踩踏,倘若泥下有莲藕,就弯下腰用双手在泥里摸索,顺着莲藕长的方向把泥慢慢扒空,之后,小心翼翼地把莲藕往后拽,整根莲藕就这样被挖了出来。挖莲藕要有耐心,不能过于急躁,因为莲藕深埋于泥水中,必须轻拿慢提,这样才能保证整根莲藕不会从中折断。莲藕折断后,泥巴就会进入莲藕的孔眼中,本是玉白色的莲藕里变得黑乎乎的,不再肥美可爱。
在挖藕的时候,偶尔也会摸到泥鳅黄鳝之类的,挖藕人会把泥鳅朝岸上人多的地方扔去。也有爱搞恶作剧的人,把半截枯荷杆灌满泥浆,朝人群甩去,人们还以为是泥鳅之类的,便纷纷伸出双手去接,结果弄得满头满脑都是泥浆,惹得一阵哄堂大笑。岸上的人也不甘示弱,拾块鹅卵石就朝荷塘里扔去,石落泥巴四溅,然而挖藕人早就有所准备,只需用枯荷叶一挡便安然无恙。岸上塘里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相对于荷塘边,长在塘中心的莲藕就要粗壮多了,挖藕人在泥水中折腾半天,就知道下面一定是一根大藕。果然,经过了漫长的摸索之后,一根沾满泥巴的莲藕就出现在挖藕人的手中,他高高地举起大藕向岸上的人炫耀,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身后的竹筏上。待竹筏装满,挖藕人就将其拖上岸来,用清水冲洗莲藕,粗壮的藕节就逐渐展露在人们眼前。这些莲藕宛若婴儿的小手臂一样,圆滚滚的,十分惹人喜爱。
莲藕起塘后便能分出优劣等级,藕尖用来醋溜,鲜嫩爽滑;尚好的藕段可用来做藕饼,放入油锅里炸,酥香无比;而那种表面有麻点的,一定是粉藕,用来煨汤最好,煨好后的莲藕晶莹剔透,粉嫩鲜香。当然,饭桌上还要有鲜美的鱼虾,煎至焦黄,用辣椒干煸,很是下饭。
每次回家路过荷塘,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儿时挖塘藕的热闹场面。如今,荷塘依旧,只是乡村显得格外落寞了,一塘枯黄的荷叶,寂寞无声地于风中起伏摇曳着,仿佛是在追忆那快乐的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