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爱在心中
付娟(四川)

    时间过得真快,爸爸今年60岁了。

    打我记事起,就与父母聚少离多,但是爸爸伟岸的身影以及对我的爱,却在我心中历久弥新,愈加厚重与深刻。

    爸爸是在沱江边上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长大的,虽然童年充满了饥饿与贫穷,但爸爸却是一个乐观的苦孩子。后来,他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每次割完牛草,放下背篓,站在沱江边的山坡上眺望远方,我就总感觉自己的命运不该被束缚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想出去闯一闯。”这个怀揣梦想的青年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在25岁那年,父亲拜了一位老木匠为师,也是在那一年,爸爸随师父去了美丽的西双版纳,从此,他与那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所以选择西双版纳安身立命,是因为爸爸说在木材多的地方做木匠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爸爸做木匠的平静岁月中,我出生了,因此,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全是爸爸弓背低头推刨子做木工活儿的身影,仿佛他从来都不知疲倦。

    爸爸一直是一个很认真很负责的男人,在他的辛勤奋斗下,我们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幸福和睦。然而,由于爸爸妈妈忙于生计实在照顾不过来,我在5岁时便离开父母、离开西双版纳,回到四川老家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上学。与双亲长久分离,这让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思念,在我15岁那年,我曾写信问爸爸是否爱我?为什么要把我送回老家?为什么打电话时总是只有妈妈和我说话?爸爸回信告诉我:女儿呐,爸爸怎么会不爱您呢?爸爸的爱在心中。

    爸爸的身份特殊:既是女婿,又是儿子。他曾对我说,“当初你外公外婆两位老人不嫌弃我贫穷,把这个家交给我,我就应该尽到我的责任和孝道。”二十多年来,外公外婆两位老人的赡养费用都是由父亲承担的,后来,在我上大学后,他又把两位老人从四川接到西双版纳,朝夕侍奉。在平日里,只要父亲有空,他都会下厨亲手做迎合两位老人口味的饭菜,然后或是陪他们在寨子里散步,或是陪他们打打四川的长牌。就这样,外公外婆在西双版纳平静而快乐地安度晚年。

    时间一晃,如今爸爸也是一位花甲老人了,我却觉得很多事情仿佛就是发生在昨日。爸爸的晚年该怎么度过?我想,在西双版纳这片祥和安宁的土地上,爸爸依然会多年如一日地过得质朴、简单,而已有小家庭的我,也会经常回到这里,陪陪父母,看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在宁静的夜晚,每当望向深邃的星空时,人都会特别清醒,也会觉得特别幸福。已过而立之年的我逐渐读懂了爸爸,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乐观、坚韧、孝顺、包容、务实的优秀品质,他带给我的精神财富高于一切。

    爸爸:我爱您!

当前:B3(2019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