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积极落实 高温津贴防暑降温工作

    在高温肆虐的同时,多地也将迎来高温津贴发放季。根据2012年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领取高温津贴的条件为: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截至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已制定了高温津贴标准,具体的发放时长、发放标准和发放方式,各省的标准不一。近两年,各地的高温津贴标准也迎来了一轮增长,笔者梳理28个省市的高温津贴制度发现,上海、安徽、江西等9个省市已上调高温津贴,其中,江苏、浙江、上海3地的高温津贴达到全国最高标准,为300元/月。

    依据各地公开的高温津贴实施办法,津贴标准在100元/月至300元/月不等,发放方式也有不同。例如,海南省的发放时间为4月至10月,长达7个月,且发放方式分为按月和按天发放;安徽省按日计发的高温津贴标准为不低于15元/天,较此前不低于10元/天的标准有所上调;四川省的标准也由8~12元/天提高至10~18元/天。

    在28个省市中,只有河北省是按小时计发高温津贴的。河北省规定,室外露天作业的高温津贴为2元/小时,室内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津贴标准为1.5元/小时,这一标准也较过去(分别为1.5元和1元)有所提高。

    除了高温津贴,各地及时采取相应举措,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关怀和便利。

    在陕西西安,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的爱心驿站里,不少环卫工、外卖员在这里乘凉解暑。该医院工会主席、爱心驿站负责人赵军宝表示:“我们的空调保持开放,进来以后保证温度在26℃左右,比较舒适;如果气温达到30℃以上,我们给患者熬绿豆汤的时候就会给爱心驿站也熬一些供应给户外劳动者;此外,我们一年四季都备有常用药,大厅里有护士值班,他们一方面服务患者,一方面服务户外劳动者。”

    为了让户外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陕西省总工会在2017年6月,先行在西安、咸阳试点建设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陕西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副调研员戴慧阳透露,到目前为止,仅西安市已建成超百个“工会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便利。戴慧阳说:“筹建的‘工会爱心驿站’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有桌椅板凳、卫生间、基本电器,还有应急的医药箱。

    在山东济宁,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为环卫工人发放水果,送上夏季的“清凉福利”。

    “我们向户外劳动者送水果,希望在这个酷热的夏天能让他们感到清爽。”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孙辉说,此次共发放约10箱桃子,共计100余斤。

    据孙辉介绍,短短半小时内就有将近30名环卫工人陆续来领取水果。“这次的桃子是由一家爱心企业提供,他们收购了困难农户的桃子,这样既解决了困难农户卖桃难的问题,又让户外劳动者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孙辉说。

    在海南海口,琼山区总工会开展了“夏送清凉”慰问一线职工活动,给海口市京环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1862位一线环卫工人送上了饮料、绿豆等防暑降温慰问品。琼山区总工会还分别慰问了该区650位一线执法城管队员和1596位在建筑工地一线劳动者,感谢他们为城市管理和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同时,海口市“爱心冰箱”送清凉活动也同步开展,在海口市滨海大道街头的“爱心冰箱”免费为环卫工人、交警同志、快递员及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冷冻矿泉水及其他饮料送清凉。

    此外,各地还有高温慰问、送防暑降温药品等活动,从多方面体现出社会对户外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本报编辑综合)

当前:A4(2019年06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