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儿时拜年事
赵素馥(辽宁)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具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春节时,一项最重要的民间习俗就是拜年。
    回想起小时候过年拜年的情景,真是十分有趣。那时家里过得十分困难,过年时,既没有现在餐桌上的山珍海味,也没有如今身上穿的精致衣服,父母为了让我们兄弟姐妹过好春节,会为每人手工缝制一套蓝粗布衣服。衣料的好坏我们从不计较,只要有新衣服穿,我们就乐得又蹦又跳。那个时候,家里既没有挂钟,又没有手表,年夜饭什么时间吃,只有父亲心中有数。把一切准备齐整后,点上一串小红鞭,噼噼啪啪地响上一阵,全家人就围坐在热炕上开始吃团圆饭。
    虽然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但我却觉得过年时处处都有趣。大人们还在吃饭,我就吵着要母亲给我穿上那身粗布新衣,然后提着用铁丝盘框、白纸张刷油的煤油灯笼东家逛,西家跑,只要听到哪家有放鞭炮的声音,我便跑去捡拾散落的鞭炮,走一圈下来,兜里便鼓鼓囊囊。
    大年初一,早早地起床穿戴一新。窗外,鞭炮的雷鸣经久不息,芝麻秆点燃后的火光映红了院子。这时,院门口隐约传来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与道贺声,我们匆匆吃完饺子,开门迎客。家族里的叔叔哥哥们都来拜年了,拜完年,大家坐下来聊天,相互询问一年的收成,交流种田的经验。
    待叔叔哥哥们起身,我就随着他们加入拜年的队伍去串门。初一那天的拜年是有顺序的,先是同族拜,继之全村拜,不论亲疏,大家都会挨家挨户地去拜年。爷爷婆婆叔婶哥嫂见面全都说“新年好”,晚辈磕头,同辈作揖,个个面带笑容,欢欢喜喜;主人家会给来拜年的人准备水果、糕点、花生、瓜子,还会让坐沏茶,谈些家常话,亲亲密密。
    村子虽不大,但半天转下来,也能让你跑得满头是汗,然而收获也是颇让人满足的。每个孩子的衣兜里都塞满了糖果花生,间或还有一角两角的压岁钱,这些全都是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与祝福。
    拜完年后,约上几个小伙伴,拿着拜年得到的压岁钱,我们兴致勃勃地去供销社买来红珠炮,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玩到忘我时,崭新的衣服被炮火烫了个窟窿,脸也被熏得一片黑,待到饥肠辘辘地跑回家,本以为会受到母亲的打骂,可是母亲举在半空中的手始终也没有落下来。过年真好!犯小错不被批评,有好玩的,还有新衣服穿,尽管已有破损,但丝毫不影响快乐的心情。
    如今,拜年的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方便又快捷的通信方式让人们不用挨家挨户地走动了,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就可以相互拜年送上祝福,但每每此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的自己,想起那些快乐有趣的拜年事。
当前:A4(2020年0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