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针对老城区、棚户区、新区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因区施策,着力改造升级一批老城区道路,完善美化城市功能和环境,呈现出“一路一品”的特色;棚户区实现“旧貌换新颜”,让“老”居民享受到了“新”生活;新区交通框架基本成型,基础设施、各类场馆逐步完善,城市承载力及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几年,格尔木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秩序,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老格尔木人乔虎说。
2015年,星园片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及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启动,项目批复总投资9.8亿元,新建毛坯房1411套,新建道路4133米,主要为柴达木东路延长段、雪水河路、沙枣路、芦苇巷、动力巷及星园路6条道路,已于2018年10月30日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2016年,格尔木市又实施了银河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2.15亿元,新建4栋18层360套住宅,商业及配套服务设施用房,已于2019年7月完工并投入使用。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切实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去年,为了给广大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格尔木市又重点推进了老城区昆仑路、金峰路、柴达木路、建设路、盐桥路、江源路、八一路、迎宾路八条道路的综合整治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8932万元,铺装面积为33.43万平方米,道牙长度为5.56万米,更换垃圾桶527个。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格尔木市的城市形象,改善了原有的道路环境,提高了城市的品位与服务能力。
对老城区、棚户区实施的改造工程中,格尔木市顺民意、惠民生,扩内需、促发展,逐步恢复了生态湿地,结束了私搭乱建房屋的历史,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如今,行走在河滩片区,原本杂乱无章的建筑不见了,在湿地河面上悠闲游弋的水鸟,是生态恢复的最有利证明。
近年来,新区成为格尔木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地,那里有宽阔笔直的道路、干净整洁的环境,各类公益场馆和小游园等在节假日游人如织,可谓人气“爆棚”。随着新区基础设施逐步投入使用,为了更好地拓展城市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2018年至2020年,格尔木市实施了新区开木棋路、新城路、塔尔丁路等13条道路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共计3.35亿元,新建道路总长17.24公里,主要新建人行道、沥青路面、给排水管线、安装路灯等基础设施,目前除青鸾路正在实施以外,其余道路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批道路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格尔木的新区路网,新区的交通框架已基本成型,有力地带动了新区的整体发展,对改善新区投资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格尔木市在新区还实施了一期环卫设施项目,项目批复总投资300万元,新建4座厕所、环卫休息室及1座垃圾站,满足了主要道路沿线路段的公共卫生设施需求,有利于新区环境的保护。
老区新区相映生辉,棚户区转变升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格尔木市将在茫茫戈壁之中,打造出更加舒适、宜居、和谐、美丽的环境,让城市建设的变化惠及每一位市民。